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鸾鳴的意思、鸾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鸾鳴的解釋

(1).鸾鈴鳴響。 唐 韓琮 《詠馬》:“早晚飛黃引同皂,碧雲天上作鸞鳴。”

(2).鸾鳳和鳴。比喻夫妻和美。《醒世恒言·兩縣令競義婚孤女》:“小女與令郎,久諧鳳蔔,準拟鸞鳴。”

(3).彈琴的一種指法。 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一:“彈琴輪指曰蟹行,側轉指曰鸞鳴,若全用甲則聲乾而多悲思,全用肉則聲重濁而不勻。”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鸾鳴是漢語中一個富有文化意蘊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本義與字源

“鸾”指古代傳說中的神鳥,形似鳳凰,《說文解字》釋為“赤神靈之精也”,象征祥瑞;“鳴”即鳥獸叫聲。二字組合本義指鸾鳥啼鳴。

來源:參見《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注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二、引申義與文化象征

  1. 音樂之美

    因鸾鳴聲如笙箫,古人常以“鸾鳴”形容美妙樂音。如《楚辭·九歎》以“鸾箫揚音”喻宮廷雅樂。

    來源:參見《楚辭補注》(宋·洪興祖撰,中華書局1983年版)。

  2. 夫妻和諧

    “鸾鳳和鳴”為經典典故,源自《左傳·莊公二十二年》“鳳凰于飛,和鳴锵锵”,後以鸾鳳共鳴比喻婚姻美滿。

    來源:參見《春秋左傳注》(楊伯峻編著,中華書局1990年版)。

  3. 祥瑞之兆

    《山海經》載鸾鳥“見則天下安甯”,故其鳴叫被視為太平盛世的吉兆。漢代谶緯文獻更将其神化為天命象征。

    來源:參見《山海經校注》(袁珂校注,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4年版)。

三、文學化用

唐宋詩詞常借“鸾鳴”營造意境:

四、現代用法

今多用于書面語,保留“和諧”“吉兆”核心語義,常見于婚慶祝辭(如“鸾鳳和鳴”)或藝術命名(如古琴曲《孤鸾操》)。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釋“鸾”為“傳說中鳳凰一類的鳥”。

網絡擴展解釋

"鸾鳴"是一個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可從以下三方面解釋:

  1. 鸾鈴鳴響
    指古代車駕上的鸾鈴發出的清脆聲響,常用于文學作品中渲染祥瑞或華貴氛圍。例如唐代韓琮《詠馬》詩句"早晚飛黃引同皂,碧雲天上作鸾鳴"(),通過鸾鳴暗喻良馬飛馳時的靈動飄逸。

  2. 夫妻和美的象征
    取"鸾鳳和鳴"的典故,比喻婚姻和諧美滿。明代話本《醒世恒言》中"小女與令郎,久諧鳳蔔,準拟鸾鳴"(),即用此意表達締結良緣的期許。

  3. 古琴演奏技法
    特指彈琴時手指側轉的指法,明代陳繼儒在《珍珠船》中記載:"側轉指曰鸾鳴"(),形容該技法能奏出清越如鸾鳥鳴叫的音色。

補充說明:曹植《孟冬篇》中的"鸾鳴幽軋"、範成大《步虛詞》中的"相和八鸾鳴"等詩句(),均以鸾鳴營造不同意境,可見該詞在古代文學中的廣泛應用。

别人正在浏覽...

哀慕比類柴城巉岩秤衡琛缡寵招從享村罵脞說登衡禘祫遁身獨舞阿彌發潑鳳職厚遇弶網交迹家事學校進口段酒光攫啄看當酷累拉套雷動迾置羅紋石莽大夫冒愬齧鐵弄水鋪持棄咎凄零情非得已圈盤腿容冶賞酌燒頭爐香翣翣眼勝異四人天宿鹭泰羹塘埭托身萬古長存玩幽闱箔文系無灰木鮮燦響度相依小腆霄魚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