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貪欲。《史記·太史公自序》:“至于大道之要,去健羨,絀聰明,釋此而任術。” 裴骃 集解引 如淳 曰:“知雄守雌,是去健也。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是去羨也。” 唐 司空圖 《釋怨》:“是以至人達觀,物我俱遺,混休戚,忘健羨。” 宋 陸遊 《娥江市》詩:“年來去健羨,摩腹自欣欣。” 清 納蘭性德 《雨霁賦》:“觀我生之消息,任天運以卷舒,知顯晦之維命,而又何所用其健羨與?”
(2).非常仰慕,非常羨慕。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壁記》:“朝廷百事諸廳,皆有壁記……原其作意,蓋欲著前政履歷,而發将來健羨焉。” 五代 範資 《玉堂閑話·選仙場》:“觀者靡不涕泗健羨,望洞門而作禮。” 宋 歐陽修 《與王懿敏公仲儀》:“酒絶喫不得,聞 仲儀 日飲十數杯,既健羨,又不能奉信。”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崔秀才》:“ 奉天 先達 劉 公未遇時,故世家子,少倜儻好客,揮霍不吝,車馬輻輳,門庭如市,行路者健羨。” 葉敬常 《和哲夫羅崗探梅原韻》:“ 玉岩 健羨曾三到,風物偏勞一再猜。”
“健羨”是一個古典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貪欲
指對物質或權力的強烈渴望,含貶義。該釋義最早見于《史記·太史公自序》:“去健羨,绌聰明”,意為摒棄貪欲與機巧。如淳注解“知雄守雌是去健,不見可欲是去羨”,進一步強調克制欲望的哲學内涵。
極度仰慕或羨慕
表達對他人成就、境遇的深切向往。例如唐代封演在《封氏聞見記》中提到壁記的作用是“發将來健羨”,即激發後人的敬慕之情。
古典文獻中的體現
現代適用性
該詞現多用于文學或曆史研究,日常口語中較少見。需注意語境,避免混淆其雙重含義。
若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史記》原文或唐宋詩文中的用例,以體會其具體語境差異。
健羨(jiàn xiàn)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健”和“羨”兩個字組成。
部首:健的部首是人,羨的部首是羊。
筆畫:健總共有11畫,羨總共有12畫。
來源:《說文解字》中解釋健為健康、強壯的意思,羨為羨慕、稱羨的意思。
繁體:健羨的繁體字為「健羨」。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有時會将健寫作“僜”,羨寫作“儉”。
例句:他健羨的體魄讓人羨慕不已。
組詞:健壯、健康、羨慕、羨慕嫉妒恨。
近義詞:健康、強壯、羨慕、羨觀。
反義詞:虛弱、病态、嫉妒、鄙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