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參佐的意思、參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參佐的解釋

(1).部下;僚屬。《三國志·魏志·王基傳》:“以 淮南 初定,轉 基 為征東将軍,都督 揚州 諸軍事,進封 東武侯 。 基 上疏固讓,歸功參佐。” 晉 陶潛 《晉故征西大将軍長史孟府君傳》:“九月九日, 溫 遊 龍山 ,參佐畢集。” 宋 蘇轼 《禦試制科策》:“及兵興之後,始立使額,參佐既衆,簿書益繁,百弊之源,自此而始。” 鄭觀應 《盛世危言·練兵》:“所以當水陸軍提督者,皆老成謀略,優長之選。猶備有參佐數員,常與運籌決策以資歷練而審機宜。”

(2).輔助。 唐 趙元一 《奉天錄》卷四:“參佐幃幄,大興王師。” 黃侃 《<新方言>後序》:“蓋以大海蕩蕩,不擇細流;不賢識小,所以參左筆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參佐"是古漢語中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輔助主官處理政務的僚屬。《漢語大詞典》将其釋義為"僚屬;部下",該詞源可追溯至兩漢時期,最初寫作"參左",《後漢書·明帝紀》載"參佐吏屬"即指州郡長官的屬官。

從構詞法分析,"參"取參與、參謀之意,"佐"含輔佐、協助之義,二字組合形成軍政體系的專稱。魏晉南北朝時期發展為固定官職,《晉書·王濬傳》"以濬為參軍,參佐軍事"即指軍事參謀人員。唐代杜佑《通典》記載,州府設"參佐"職位協助刺史處理文書案牍,屬于重要行政輔官。

該詞在曆史文獻中多指三類人員:①軍事幕僚,如《三國志》中諸葛亮稱蔣琬為"社稷之參佐";②地方屬吏,如白居易《除裴向同州刺史制》"參佐郡政";③中央機構輔官,如《宋史·職官志》載樞密院設參佐官。近現代漢語中,該詞多用于曆史語境,現代行政體系已不設此職。

網絡擴展解釋

“參佐”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名詞義項:指部下、僚屬,即擔任輔助職務的下屬人員。例如《三國志》中記載“歸功參佐”,即強調下屬的功勞。
  2. 動詞義項:表示輔助、協助,如“參佐戎幕”指在軍事或政治中擔任副職,提供支持。

二、使用場景與示例

三、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三國志》《奉天錄》等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八纮同軌謗咎比肩疊迹闡緩春明隝人大親大疫逗攏敦祗哆哩哆嗦方辇繁奢飛衛富國學負嶮戈铓觀兵嚎天喊地賀聯毀絶見晛孑蜺結症節中荊江警勖筋脈罽毯句調據有可憎連刑隸臣妾淩夷離亭嚨胡龍駒露水緣磨砥刻厲僻郡僻執鉛素鉛條齊桓公騎箕翼青霄翼祈晴戎鹽若時神麗叔待順從鹔鹴袍堂子挑鬓頭推奉退讓威姑小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