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僧齋的意思、僧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僧齋的解釋

請僧而供養齋食,兼有誦經略儀,謂之“僧齋”。《魏書·釋老志》:“﹝沙門 道登 ﹞二十年卒, 高祖 甚悼惜之,詔施帛一千匹。又設一切僧齋,并命京城七日行道。” 唐 姚合 《贈王建司馬》詩:“老覺僧齋健,貧還酒債遲。” 宋 陸遊 有《觀華嚴閣僧齋》詩。自注雲:“閣下自四月初至七月末,日飯僧數千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僧齋是漢語佛教術語,指為僧人提供的齋飯或供養僧衆的素食宴席,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三層:

  1. 字面釋義

    “僧”指佛教出家修行者,“齋”原意為過午不食的清淨飲食,引申為素食供養。合稱指專門供給僧侶的素餐,體現對修行者的物質供養。例如《漢語大詞典》釋義為“請僧而供養齋食”。

  2. 宗教場景中的實踐

    在佛教儀式中,僧齋是信衆表達虔誠的重要方式,常見于法會、盂蘭盆節等場合。如《百丈清規》記載,寺院通過受供僧齋維持僧團運轉,信衆則以此積累功德。其形式包括:

    • 日常齋供:信衆向寺院捐贈米糧蔬果;
    • 法會齋筵:大型法會中設宴供養十方僧衆;
    • 追薦齋宴:為超度亡者而設的供養儀式。
  3. 文化延伸意義

    唐宋文獻中,“僧齋”亦代指與僧侶共食的清雅場景。如白居易《晚春登大雲寺南樓》中“唯置僧齋施院僧”,既寫實景,又隱喻方外之趣。此用法凸顯了佛教文化對中國文人生活的滲透。

相關概念辨析: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4)卷2,p.1738
  2.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編)"供養"條目
  3. 《全唐詩》卷436白居易詩注(中華書局,1960)
  4. 《東京夢華錄箋注》(孟元老著,中華書局,2006)p.215

網絡擴展解釋

“僧齋”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與比喻義

“僧齋”原指僧人的飯食和住處,因僧人注重清淨修行,其生活環境常被用來比喻整潔、幹淨的狀态。例如,古代寺廟中的僧齋區域既是生活場所,也象征修行者對秩序的追求。

二、宗教儀式含義

該詞還特指供養僧人并伴有誦經的宗教活動。據《魏書·釋老志》記載,北魏時期已有“設一切僧齋”的記載,即通過供養僧人齋食、組織誦經儀式來祈福或悼念。唐代姚合在詩中提到“老覺僧齋健”,側面反映了此類活動在民間的普及性。

三、曆史與文學中的例證

  1. 《魏書》記載:北魏高祖曾為僧人設齋,并命京城七日行道,體現其宗教政治功能。
  2. 詩詞引用:宋代陸遊《觀華嚴閣僧齋》詩中提到“日飯僧數千人”,說明大規模僧齋活動的存在。

四、語言結構

拼音為sēng zhāi,屬聯合式詞語,由“僧”(僧人)與“齋”(素食/清淨)組合而成,字面凸顯宗教與潔淨的雙重内涵。


若需進一步探究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魏書·釋老志》或唐代姚合詩作。

别人正在浏覽...

冰原撥亂反治不失舊物不胎孩昌翔持續彫畫抵冒都冶兌澤惡例風聲賤人風息府官膏夏根深本固鍋房紅茸紅棠棠荒耽彙粹穢多混融家丑薦獻矯稱金光蓋地近似今雨吉祥天母克答撲浪投冷言熱語立體幾何落潮罵市冥符糜散蛑螯媥姺骠悍披紛僻浄人都忍愧宂宂襦衣上方雙柑贖當殊方絕域樹型濤瀾讬褾拓定襪羅匣費祥佑寫鳥邪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