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礙口識羞的意思、礙口識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礙口識羞的解釋

礙口:說不出口。指怕羞而不說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礙口識羞”是一個漢語成語,現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釋義如下:


一、語義解析

礙口識羞(ài kǒu shí xiū)指因害羞、難為情或有所顧忌而難以啟齒,形容人羞于開口的心理狀态。

來源: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7卷第128頁,商務印書館,2019年。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4頁,商務印書館,2016年。


二、語源與結構

  1. 語源追溯:

    該成語源自明清白話小說,如《石點頭》第十四回:“這事關系你終身,肯與不肯,明白說出,莫要礙口識羞。”

    來源:《辭源》(第三版)第3冊第2348頁,商務印書館,2015年。

  2. 語法結構:

    并列式複合詞。“礙口”與“識羞”互為補充,共同表達因羞怯而沉默的行為特征。


三、使用特點

來源:

《漢語成語考釋詞典》第5頁,劉潔修編著,商務印書館,2009年。


四、近義與反義

來源:

《中華成語大辭典》第12頁,中華書局,2016年。


五、權威引用示例

《二刻拍案驚奇》卷六:“金生礙口識羞,恐被鄰人聽見,未敢說明。”

來源: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影印本。


通過以上解析,結合經典文獻與權威辭書引用,可全面把握“礙口識羞”的語義内涵及使用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礙口識羞”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釋義

指因害羞或難為情而難以開口說話,多用于形容人在特定場合因内心羞怯而無法表達。


拼音與結構


出處與例句

  1. 出處
    最早見于明代淩濛初的《初刻拍案驚奇》:“文若虛終是礙口識羞,待說又止。”

  2. 例句

    • “這事關系你終身,肯與不肯,明白說出,莫要礙口識羞,兩相耽誤。”
    • “為了生存沒什麼好礙口識羞,咱們公平買賣、保障運輸這是天經地義的。”

近義詞與用法


補充說明

該成語帶有古典文學色彩,現代口語中使用較少,但在書面語或文學創作中仍可體現細膩的情感描寫。

别人正在浏覽...

傲棄白鹿車百子鈴不當奇布囊稠夥黜浮錯意大概齊達信滴淋凍凍凡蔽番君風戒拊掌诰籙夠戗觀文鬼油麻狠闇橫拖竪拉鶴膝枝花花腸子黃齑淡飯黃碝呼哈灰不濟胡判交地井華水濟貧院看生婆叩首兩袖清風禮食旅望馬價銀子滿員馬首瓜命筆末功毗岚慶期全苗蛐蛐兒燒丹食器首塗守虛水兵疏爵松漿隨葫蘆打湯灘簧他意痌癏尪懦巫雲楚雨小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