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隨葫蘆打湯的意思、隨葫蘆打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隨葫蘆打湯的解釋

方言。附和着人家的話。 李文元 《婚事》:“ 阮大娘 有時候不搭腔,可有時候也隨葫蘆打湯地扯上幾句。”

網絡擴展解釋

“隨葫蘆打湯”是一個漢語方言詞彙,其含義和使用場景如下:

一、基本解釋

該詞的字面意思是“拿着葫蘆做湯”,實際引申為盲目附和他人言論或行為,缺乏主見。其核心含義在不同來源中高度一緻,主要包括:

  1. 方言用法:多用于形容人雲亦雲、隨聲附狀态()。
  2. 成語化表達:被部分詞典歸類為成語,比喻像葫蘆(中空容器)一樣隨波逐流,強調被動跟隨()。

二、使用場景與例句

三、近義詞對比

與“隨聲附和”“人雲亦雲”等詞義相近,但更具方言特色和畫面感,常帶有輕微貶義,暗示缺乏獨立思考。


提示:該詞屬于地域性較強的表達,建議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方言背景,可參考、6、7的原始出處。

網絡擴展解釋二

《隨葫蘆打湯》

《隨葫蘆打湯》是一個常用的成語,意思是跟着别人做事,沒有主見或創新精神,像葫蘆一樣隨波逐流,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這個成語可以拆分成三個部分,分别是:“隨”、“葫”和“蘆”。其中“隨”的部首是辶,筆畫數為9;“葫”的部首是艹,筆畫數為11;“蘆”的部首是艹,筆畫數為6。

《隨葫蘆打湯》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至明代小說《西遊記》中的“衆川谷之物具備,衆瑤白之草聚朝凝,提繩在手糜盆一勺,拄杖為拂輪噴湯。此座上唐僧,是個隨葫蘆打葫蘆的。”這一段描述。意思是唐僧在取經途中,遇上了一個喜歡隨波逐流的人。

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一緻,都是“隨葫蘆打湯”。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和現代不同,但“隨葫蘆打湯”這個成語的寫法并沒有發生變化。

這個成語可以用在很多例句中,比如:“他總是隨葫蘆打湯,從不提出自己的想法。”

與“隨葫蘆打湯”意思相近的成語還有“唯唯諾諾”、“缺乏主見”等;相反的成語有“有主見”、“敢于創新”等。

在組詞方面,可以組成“隨心所欲”、“打破常規”等相關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