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川壑的意思、川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川壑的解释

河谷。 南朝 宋 谢灵运 《慧远法师碑》:“川壑如泣,山林改容。” 南朝 梁 江淹 《莲花赋》:“永含灵於洲渚,长不絶兮川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川壑是汉语中一个富有画面感的复合词,由“川”与“壑”两个单字组合而成,常用于描绘自然地貌或引申表达深邃、壮阔的意境。以下是其详细释义及文化内涵:


一、单字本义

  1. 川(chuān)

    • 本义:指河流、水道,如《说文解字》释为“贯穿通流水也”。
    • 引申:泛指平坦的陆地或平原(如“一马平川”),亦象征流动与贯通。
  2. 壑(hè)

    • 本义:深谷、沟壑,如《尔雅·释山》注“壑,溪谷也”。
    • 引申:喻深邃之境(如“欲壑难填”),含幽深、容纳之意。

二、合成词“川壑”释义

核心含义:

指河流与山谷交织的自然地貌,强调山水相依的壮阔景观。常见于诗文,兼具地理实指与意境象征的双重属性。


三、文化意蕴与典籍用例

  1. 自然审美

    中国山水画与诗词常以“川壑”表现雄浑意境,如杜甫《北征》“邠郊入地底,泾水中荡潏”暗含川壑之势。

    典籍参考:《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卷五)

  2. 哲学隐喻

    《庄子·秋水》以“万川归海”喻道法自然,川壑象征万物归一的宇宙观。

    典籍参考:《庄子集释》(郭庆藩辑,中华书局,2012年,卷六)

  3. 生态智慧

    古代水利著述(如《水经注》)强调“因川壑之势导水”,体现因地制宜的生态观。

    典籍参考:《水经注校证》(陈桥驿校证,中华书局,2007年,卷三)


四、权威辞书释义


引用文献来源

  1.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13年。
  2. 郭璞注,《尔雅》,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3. 郦道元,《水经注校证》,中华书局,2007年。
  4.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2年。
  5. 《辞海》(第七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年。

网络扩展解释

“川壑”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多来源信息综合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川壑(拼音:chuān hè)指河谷,由“川”(河川)和“壑”(沟壑)组合而成,字面指河流冲刷形成的深沟地形。其注音为ㄔㄨㄢ ㄏㄜˋ。

二、详细释义与文献引用

  1. 自然地理意义
    描述河流湍急、地形陡峭的河谷景观,常见于写景或地貌描写。例如南朝谢灵运《慧远法师碑》中“川壑如泣,山林改容”,以及江淹《莲花赋》“永含灵於洲渚,长不絶兮川壑”,均以川壑渲染自然景象的壮阔与苍凉。

  2. 比喻义
    引申为人生道路的坎坷或困境,如“川壑难越”形容面对艰难险阻。

三、使用场景

四、补充说明

“川壑”属于较为古典的词汇,现代使用频率较低,更多出现在文学作品或特定语境中。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用例,可参考南朝文献或相关辞书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败好笆篱悲憯比对并床避强击惰蝉衣躭勤玎当顶戗丁外艰东汇藩维绯紫府公肤浅攻索国朝海捕合机患得患失慧根虎彝僭称教卒积翠池戒步近周砠田刻察凌烟论兵瞑坐靡衣偷食拟经女公子平衍皮脂乾酪奇才异能切对倾圮秋听绻慕区中热食肉鳍入夜侍祭孀妇死死遂古逃逋特技殄靡体元推贤微霜贤获邪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