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頑嚣的意思、頑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頑嚣的解釋

見“ 頑嚚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頑嚣(wán xiāo)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其含義需從構成該詞的兩個單字及古籍用例綜合理解:


一、單字釋義

  1. 頑(wán)

    本義指愚鈍、固執。《說文解字》釋為“㮯(同‘梡’)頭也”,引申為愚妄無知。如《尚書·堯典》載“父頑母嚚”,孔傳注“心不則德義之經為頑”。

    來源: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

  2. 嚣(xiāo)

    原指喧嘩吵鬧,《說文》稱“聲也,氣出頭上”,後衍生為奸詐、虛妄之意。如《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口不道忠信之言為嚚”。

    來源: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二、複合詞“頑嚣”的完整釋義

“頑嚣”形容人愚頑奸詐、冥頑不靈,多用于批判性語境,強調品性的惡劣與不可教化。典型用例見于:


三、權威詞典的界定

  1. 《漢語大詞典》(第12卷)

    釋為“愚妄奸詐”,引《書·堯典》“父頑母嚚”及孔穎達疏“心不則德義之經為頑,口不道忠信之言為嚚”。

    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ISBN 9787543200471。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标注為書面語詞,釋義“愚頑奸詐”,強調其貶義色彩。

    來源:商務印書館,ISBN 9787100124508。

  3. 《辭海》(第7版)

    結合古注指出“頑嚣”含“愚鈍而嚣張”之意,多用于描述不可理喻之人。

    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ISBN 9787532640661。


四、古籍中的典型用例


“頑嚣”是承載傳統道德批判的複合詞,其核心語義曆經訓诂沉澱,始終指向人性中愚妄奸詐、不可教化的負面特質。

網絡擴展解釋

“頑嚣”是一個古漢語詞彙,讀音為wán xiāo,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同“頑嚚”
    指愚妄奸詐 或頑固不化 的品性。例如《尚書·堯典》中記載:“父頑,母嚚”,形容舜的父母愚昧且不講道理。
    引申為對愚鈍且難以教化之人 的貶稱,如提到“泛指愚妄而奸詐的人”。

  2. 專指曆史人物
    在古籍中特指舜的父母(瞽叟和繼母),因其對舜的惡劣态度而被形容為“頑嚚”。


二、字義拆解


三、曆史用例


四、現代使用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見于古籍或學術讨論。如需引用,需結合具體語境,避免歧義。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尚書》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昂然而入抱頭痛哭罷社變幻莫測比方比美伯鸾之竈捕生參井慘酷産額車把馳範穿秉出亂子楚語聰慜大醮當家立紀得一元寶敵僞惡夢二十八天方質番下風跡負版給貸梗沮工銀貢主貴足橫睇闳茂黃楝樹輝景混成協降身箭筈教命酒太公沮核欄栅令辰臨頭甯戚歌排頭品服謙屈驅戰掃鍋刮竈上兌收魂司方死氣松飈鐵人同人五言金城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