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徹聽的意思、徹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徹聽的解釋

(1).形容聽力極強,無所不聞。 晉 葛洪 《抱樸子·論仙》:“自不若斯,則非洞視者安能覿其形,非徹聽者安能聞其聲哉?”

(2).猶言上達尊聽。表敬之辭。 明 李東陽 《再與方石先生書》:“嘗寄諸公賀章,計已徹聽。”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徹聽(chè tīng)是漢語中一個兼具古雅意蘊與哲學内涵的複合詞。據《漢語大詞典》解釋,“徹”意為貫通、透徹,“聽”指聽覺感知,組合後形成兩層核心含義:

  1. 完全聽聞

    指聲音清晰無阻地傳遞至聽覺範圍,如《後漢書·馬融傳》記載:“鐘磬铿鎗,管弦晔煜,徹聽於外”,描述樂器聲響透徹遠播的狀态。此用法在古代文獻中多用于形容音樂、鐘鼓等穿透性強的聲源。

  2. 通曉領悟

    引申為對事物本質的深刻理解,常見于佛教典籍。例如《法華經玄義》所述“徹聽法性,通達無礙”,強調通過聽聞佛法達到對真理的覺悟。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但在學術研究及文學創作中仍作為書面語保留,多用于表達“透徹理解”或“完全掌握”的抽象概念,如《辭源》提及“徹聽”可喻指“對學問的精深探究”。

網絡擴展解釋

“徹聽”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及用法:

  1. 形容聽力極強,無所不聞
    該含義強調聽覺的敏銳性,通常用于描述超凡的聽力能力。例如,晉代葛洪在《抱樸子·論仙》中提到:“非徹聽者安能聞其聲哉?”,意指隻有具備極強聽力的人才能捕捉到某些聲音。這一用法多出現在文學或哲學語境中,形容超越常人的感知能力。

  2. 表敬之辭,指上達尊聽
    作為敬辭,“徹聽”用于表達對聽者的尊敬,常見于書信或正式場合。例如明代李東陽在《再與方石先生書》中寫道:“嘗寄諸公賀章,計已徹聽。”,意為希望自己的話語能被對方(尊長或上級)聽到并重視。

使用場景:

例句補充: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抱樸子》或明代文人書信集。

别人正在浏覽...

謗刺報況邊豆測報出輔春岚辭寵登封草疊香英都布放恕繁弱返衷傅堞概行幹政管國觀賞植物過遣好事成雙阖蘇話表畫廊幻化混唚疆徼吉吊介白兢危景遇晉王窘苦酒甕飯囊坎離可罕靈轜落紅馬扁美輪美奂慕化牛步化彷佛平一公婆母敲訂绮疏奇赢術石郭市口束束素壁宿鹭骀藉頽紊無窖廂房鮮素消乏系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