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色的牆壁、山壁、石壁。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澧水》:“﹝ 嵩梁山 ﹞高峯孤竦,素壁千尋,望之苕亭,有似香爐。”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太妃周氏行狀》:“素壁丹墀,實隆家貴。” 唐 盧綸 《蕭常侍瘿柏亭歌》:“攢甍鬭栱無斤跡,根癭聯懸同素壁。”《宣和畫譜·郭熙》:“至攄發胸臆,則於高堂素壁,放手作長松巨木,回溪斷崖,巖岫巉絶,峰巒秀起。” 明 文徵明 《題畫》詩:“就中妙解誰應識,萬裡雲煙開素壁。”
“素壁”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基本含義指白色的牆壁、山壁或石壁。以下是詳細解釋:
字面意義
文學意象
在古詩文中,“素壁”常用來營造清雅、空靈的意境。如唐代盧綸的詩句“根癭聯懸同素壁”,以素壁比喻自然山石的潔淨之美;明代文徵明也曾在題畫詩中用“萬裡雲煙開素壁”描繪畫作的留白意境。
比喻與引申
部分資料提到,“素壁”可引申為樸素、清廉的品德象征(如成語用法),但此意多見于特定語境,需結合上下文理解。
應用場景
“素壁”既是一個具象的視覺描述詞,也是文學中承載美學意蘊的意象,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分析。如需進一步考證古籍用例,可參考《水經注》《宣和畫譜》等文獻。
《素壁》是一個成語,指的是沒有粉刷和圖案裝飾的白牆。它形容人的性格清白純真,沒有絲毫的瑕疵。
《素壁》的拆分部首是⼠(人)和⼠(人),共6個筆畫。
《素壁》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文化,形容白牆沒有經過繁瑣的雕飾,純粹樸素。
《素壁》的繁體字是「素壁」。
在古代,「素壁」的寫法可能有些變化,但基本上仍然保留了「素」和「壁」的形狀和意義。
1. 他的為人正直,品行如同一面素壁,沒有任何污點。
2. 她的笑容清靈純真,如同一面素壁,給人以甯靜安詳的感覺。
1. 素雅:形容簡潔而不華麗的風格。
2. 素食:指不食用動物肉類的飲食習慣。
3. 壁壘:比喻阻礙行動或交流的障礙。
4. 壁畫:在牆壁上繪制的圖畫。
樸素、質樸、純真
豪華、華麗、瑰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