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碎璧的意思、碎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碎璧的解釋

(1).破碎的玉璧。形容映入竹簾的月光。 南朝 陳 張正見 《薄帷鑒明月》詩:“分簾疑碎璧,隔幔似垂鈎。”

(2).破身。謂失去女貞。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三》:“且其月下花前,采蘭贈芍,閲人非一,碎璧多年,故兒輩敢通欵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碎璧是一個複合詞,在漢語詞典中可拆解為兩個語素進行釋義。"碎"指物體破裂成零片,《說文解字》釋為"破也,從石卒聲"(來源: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本義指完整物品的破裂狀态,引申為殘缺不全。"璧"在《周禮·考工記》中被定義為"肉倍好謂之璧",即中央有圓孔的扁平圓形玉器(來源:中華書局《周禮注疏》),作為古代禮器象征完美與珍貴。

組合成詞後,"碎璧"在文學語境中形成獨特意象,常見三種釋義:①字面指破損的玉璧,如《淮南子·說林訓》"璧瑗成器,礛諸之功"注疏中提及的殘損玉器;②比喻月光碎片,源自謝莊《月賦》"柔祇雪凝,圓靈水鏡"的月色描寫傳統(來源:上海古籍出版社《曆代賦彙》);③引申指美好事物的殘缺狀态,如王國維《人間詞話》評李後主詞"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時所用的殘缺美學概念(來源:人民文學出版社《人間詞話校注》)。

該詞在《漢語大詞典》中被标注為"文學性複合詞",主要見于詩詞歌賦等韻文作品,現代漢語中多保留其比喻用法。例如餘光中《月光曲》中"打碎滿湖的璧玉"即承襲了傳統意象(來源:三聯書店《二十世紀中國新詩選》)。

網絡擴展解釋

“碎璧”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1. 字面本義

    • 指破碎的玉璧,常用來比喻灑落在竹簾或帷幕上的月光。例如南朝詩人張正見在《薄帷鑒明月》中寫道“分簾疑碎璧,隔幔似垂鈎”,通過碎玉的意象描繪月光透過簾幔的斑駁美感。
  2. 引申比喻義

    • 指女子失去貞潔,屬于古代文學中的隱晦表達。如清代紀昀在《閱微草堂筆記》中用“碎璧多年”暗喻女性經曆情事後不再保有貞操。

補充說明:部分資料(如)提到“碎璧”作為成語比喻珍貴事物的損毀,但這一用法未見于權威古籍或詞典,可能是現代引申解讀,需謹慎使用。如需深度溯源,建議參考《漢語大詞典》等專業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矮個白犬拔授博棋步後塵持兵椿桂戳紗斷碣獨木不成林耳聞目染發表費番棗吠聲高度給力鬼打韓蝶和齊宏裁黃傘幻覺诙謿講官嗟來舅舅隽功君權國橘子油刻即空玄寬怠愧惜鸾函媚事蹑蹺凝锳排奧辟陋愆義氣烘烘棄卷青羌七十二鑽球賽人熊蕤鮮射利沽名視角守禦嵩衡隨方太息探檢天分土種武殿試汙膩歇鞍稀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