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據險要。 唐 王勃 《武都山淨惠寺碑》:“如意山中,即有經行之地,爾其盤基跨險,列嶂憑霄。”
“跨險”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指跨據險要,即占據或跨越險要的地勢。這一用法多見于古代文獻或軍事語境中,強調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例如:
唐·王勃《武都山淨惠寺碑》中記載:“如意山中,即有經行之地,爾其盤基跨險,列嶂憑霄。”
這裡“跨險”描述寺廟建于險要地勢之上,突顯其地理特征。
部分資料(如)提到“跨險”作為成語,意為跨越危險、克服困難,但這一解釋權威性較低,且未見于主流詞典(如漢典)。建議優先采用“跨據險要”的釋義。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或唐代文獻中的具體用例。
跨險的意思是冒險跨越或跨過危險或困難之處。其中,跨的部首是足,總共有六畫;險的部首是阜,總共有七畫。
《跨險》這個詞源于漢語,是由動詞跨和名詞險組成的,意味着勇往直前地穿越或克服困難和危險。
在繁體字中,跨險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跨險并沒有什麼變化,仍然由五個字符組成。
一些跨險的例句:
與跨險相關的組詞有:跨越、冒險、穿越、克服等。
與跨險近義詞有:冒死、冒險、勇闖等。
與跨險反義詞有:保守、避險、退縮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