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龀岁的意思、龀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龀岁的解释

童年。 清 胡仲甫 《<小螺庵病榻忆语>跋》:“齔岁善风格,戚党咸奇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龀岁,作为汉语中描述儿童特定成长阶段的传统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儿童开始换牙的年龄,通常代指童年时期。以下从词典释义、字源演变及文化内涵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字义解析

  1. “龀”的本义

    “龀”(chèn)在《说文解字》中释义为“毁齿也”,即儿童乳牙脱落、恒牙生长的过程。古代以“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说文解字注》)为生理标志,故“龀岁”泛指7-8岁的儿童。

    来源:《说文解字》《康熙字典》

  2. “岁”的时空指向

    “岁”在此语境中强调年龄阶段,与“龀”结合形成年龄代称,如《列子·汤问》载:“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即以“始龀”指代约七八岁的孩童。

    来源:《列子》


二、文化内涵与用法

  1. 古代年龄称谓体系

    “龀岁”属于中国传统年龄代称的重要一环,与“襁褓”“垂髫”“总角”等构成完整体系,如:

    • 襁褓:未满周岁
    • 孩提:2-3岁
    • 龆龀/龀岁:7-8岁(换牙期)
    • 总角:8-14岁(束发为两结)

      来源:《礼记·内则》《仪礼》

  2. 文学与礼仪中的象征

    在古籍中,“龀岁”常作为童年启蒙的象征。如《后汉书·董卓传》注引《献帝纪》:“龀齿稚子,皆知倒悬之危”,强调儿童已具基本认知能力。古代礼制亦规定“龀而上学”(《大戴礼记》),即儿童换牙后需入塾学习。

    来源:《后汉书》《大戴礼记》


三、字源演变

“龀”的甲骨文由“齿”+“匕”(“化”的省写)构成,会意牙齿发生变化。篆书定型为“齒”旁加“匕”,《说文》归入“齿部”,凸显其与牙齿生长的关联。此字形演变印证了词义与生理特征的紧密联系。

来源:《汉字源流字典》《古文字谱》


权威参考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释“龀”为“儿童换牙”,引《史记·周本纪》“其龀亦能言”佐证。

    链接(需订阅访问): 汉语大词典数据库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明确“龀岁”即“童年”,引《韩诗外传》“男八月龀齿,女七月龀齿”为例。

    链接(实体书): ISBN 978-7-100-01595-1


“龀岁”是以生理特征(换牙)为标志的年龄称谓,特指7-8岁儿童期,承载中国古代对成长阶段的细致观察与文化诠释。其释义需结合字源、礼制及文献用例综合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龀岁”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年龄背景

现代使用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代年龄的其他别称(如“金钗之年”“志学”等),可参考的详细分类。

别人正在浏览...

百际百结衣牓子跋遮本日表闻兵权冰鱼瓟槊不霁部首采文参战军插带婆唱嚎谄慢陈欠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憷场出师未捷身先死大姑子大金川当头电转儿封拜刚慠箇人归慕过瘾鼓书函管红嘴黄金丸火厤鸡纤开冻靠天吃饭铿鍧朗格丽句清词流借理养妙喜闹泛启母石取履入草物痁鬼生洲夙疾挑濬挑弄同声一辞翫闻无比五虫先小人后君子纤隐现银子下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