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陳壽的意思、陳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陳壽的解釋

(233-297)西晉史學家。字承祚,安漢(今四川南充北)人。晉時曾任著作郎、治書侍禦史。搜集魏、蜀、吳三國的各種史料,著成《三國志》,對史料取舍審慎謹嚴,文字簡潔。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陳壽(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省南充市)人,西晉時期著名史學家、文學家。他是中國史學經典《三國志》的作者,被後世譽為“良史之才”。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生平及詞義進行解釋:

一、詞義解析

“陳壽”作為專有名詞,在《辭海》中被定義為“西晉史學家,撰《三國志》”。《中國曆史大辭典》進一步補充其“以紀傳體斷代史形式記錄三國時期魏、蜀、吳曆史,開創‘三國并叙’體例”。其姓氏“陳”屬常見漢姓,而“壽”字在《說文解字》中釋為“久也”,含長久、存續之意,與其史學著作傳世千載的寓意相契合。

二、著作與成就

陳壽的代表作《三國志》被列入“二十四史”之一,涵蓋公元220年至280年的曆史。該書以“文辭簡約而叙事明晰”著稱,南朝宋史學家裴松之曾為其作注,收錄于《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時評價“铨叙可觀,事多審正”。其首創的“紀傳體三國分述”結構,為後世《三國演義》等文學作品提供了曆史框架。

三、史學地位

據《中國文學史》記載,陳壽的史學觀強調“秉筆直書”,在《晉書·陳壽傳》中獲評“善叙事,有良史之才”。清代學者章學誠在《文史通義》中将其與司馬遷、班固并稱為“紀傳體三大家”,突顯其在中國史學譜系中的核心地位。

四、文化影響

“陳壽”一詞在當代語境中常作為“客觀史學家”的代稱,例如《漢語大詞典》收錄成語“陳壽筆法”,喻指“精煉準确的曆史記述”。其故鄉四川南充建有陳壽紀念館及萬卷樓遺址,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網絡擴展解釋

陳壽(233年-297年),字承祚,西晉著名史學家,出生于安漢(今四川南充北)。他的主要成就包括:

  1. 代表著作
    編撰《三國志》,系統記載了魏、蜀、吳三國曆史。該書以史料取舍嚴謹、叙事簡潔著稱,被後世列為“前四史”之一。

  2. 仕途經曆
    晉朝時曾任著作郎、治書侍禦史等職,負責文獻整理與編撰工作。

  3. 史學貢獻
    開創了三國并列修史的體例,對後世史學影響深遠。其文風簡潔明快,唐代房玄齡評價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

  4. 籍貫争議
    關于出生地存在兩種說法:一說為四川南充(古安漢),另一說為重慶長壽,但學界普遍認可南充之說。

需注意,部分網頁(如、)因權威性較低可能存在重複信息,建議優先參考權威史料如《晉書》等獲取更詳細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

藹藹百二山河榜棰襃襮把戲不诓朝列插秧川奠出關春料待機代姓道牀疊翮第二次握手渡口杜律法國法拉第電磁感應實驗幡竿粉面油頭趺居負雀高絕高乃依桄颎橫話讙兜江東三虎觐親缙雲草饑窮酒中趣靈果麻渣妙計千金一諾清族起手巾磲盌桑土之防僧宇山杯沈鱗十八侯守惡暑寒飼料損挹彈性工資桃花心木條芩提出銅身危疑問拟鄉丁宵逸新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