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問拟的意思、問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問拟的解釋

審問罪犯,拟定罪刑。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問拟》:“問拟者,問其所犯之由,而拟其罪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問拟"是古代司法體系中的專業術語,指官吏對案件進行審問并拟定刑罰的司法程式。《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審問并拟定罪名",該詞由"問"(審訊)與"拟"(拟定)兩個動詞複合構成,最早見于元代法典文獻。

在具體司法實踐中,該程式包含三個核心環節:首先由官員對涉案人員進行訊問,查明犯罪事實;其次根據《大明律》或《大清律例》等法典條文比照案情;最終形成量刑意見呈報上級複核。明代《刑台法律》記載:"凡問刑官鞫問明白,拟律發落",即完整展現了問拟制度的運作流程。

從詞源學角度考察,"問拟"一詞的定型使用始見于《元典章·刑部》,至明清時期成為法定司法程式術語。清代律學家沈家本在《曆代刑法考》中特别強調:"問拟貴乎詳明,引律務期确當",揭示該制度對法律適用的嚴謹性要求。

該術語常與"招詳"(記錄供詞)、"呈詳"(上報文書)等司法術語搭配使用,現存明代司法檔案中可見"問拟斬罪""問拟充軍"等具體量刑表述,印證其在古代判牍文書中的實際應用形态。

網絡擴展解釋

“問拟”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現代常用含義:詢問意圖或計劃

  1. 基本釋義
    “問拟”由“問”(詢問)和“拟”(打算、計劃)組成,表示詢問對方的意圖或計劃。例如在商務場景中,可用于詢問合作方的初步方案。

  2. 使用場景
    適用于日常交流或正式場合,如談判、會議等需明确對方計劃的場景。

二、古漢語中的法律術語:審問定罪

  1. 司法流程
    在古代司法語境中,“問拟”指對罪犯進行審問并拟定罪名與刑罰,是判決前的關鍵步驟。例如清代文獻記載:“問拟者,問其所犯之由,而拟其罪也。”(《福惠全書》)

  2. 曆史背景
    這一用法體現了古代法律程式的嚴謹性,強調審問與量刑的關聯性。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案例或現代用法擴展,可參考上述來源中的具體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班氏廬奔哀骖禦嘈啐常位朝眷持久之計齒暮箠辔打屏電掣風馳東白端漸發懵坊官煩惱業飛刀風雲會雊雉升鼎冠上履下貴秩悍實黃守瓜豭喙疆城焦脆竭絶絶埃蹶洩礦屯匡诤狼毫劉靈履藉驽馬鉛刀霈霈碰一鼻子灰皮婚琪殿青年節鵲羽戎柄山牌雙套車水葬熟練順備説城頌台素華彈性體踏舞妄境妄想玩藝兒委隨巫尪向中笑迷糊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