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朝列的意思、朝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朝列的解釋

猶朝班。泛指朝廷官員。 晉 潘嶽 《<秋興賦>序》:“攝官承乏,猥厠朝列。” 唐 孟浩然 《仲夏歸南園寄京邑舊遊》詩:“因聲謝朝列,吾慕 潁陽 真。”《續資治通鑒·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 知節 又歷詆朝列,(審刑)、審官、兩制、三館、諫官、禦史都無其人,其薄人厚己如此!”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三:“復賦詩紀事,徧示朝列,外議始息。”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朝列"是古代漢語中具有特定政治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個層面解析:

一、字源本義 "朝"本指臣子清晨谒見君主議政的場所,《說文解字》釋為"旦也",後引申為朝廷機構;"列"指有序排列,《廣雅》注為"陳也"。二字組合初指官員依序站立于朝廷的場景,見于東漢《漢書·王莽傳》"整朝列之位"的記載。

二、曆史語義演變

  1. 官職序列:特指官員的等級次序,如《晉書·李重傳》載"朝列當清",指需整肅官員品秩
  2. 官員總稱:代指全體朝臣群體,宋代《冊府元龜》"朝列肅然"即形容百官儀态
  3. 政治身份:象征官員的法定地位,《唐六典》規定"朝列大夫"為從五品文散官

三、典章制度應用 在明清典制中,"朝班"制度規定:文武官員須按品級于奉天門(後改皇極門)東西序立,鴻胪寺官依《朝班圖》糾儀。清代《欽定大清會典》詳細記載了"朝列序立"的方位、間距等規制,确保"品官毋越班失儀"。

該詞現存權威釋義可參考《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版)第6冊第1103頁"朝列"條目,以及《中國曆史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版)"職官制度"分冊相關考釋。

網絡擴展解釋

“朝列”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詞義與讀音

二、曆史用例與典籍引用

  1. 晉代:潘嶽在《秋興賦序》中自謙“猥厠朝列”,意為勉強跻身于官員行列(網頁)。
  2. 唐代:孟浩然《仲夏歸南園寄京邑舊遊》提到“因聲謝朝列”,表達對朝廷官員的緻意(網頁)。
  3. 宋代:《續資治通鑒》記載官員“曆诋朝列”,批評同僚失職(網頁)。
  4. 清代:陳康祺《郎潛紀聞》用“徧示朝列”描述平息外界争議的方式(網頁)。

三、相關詞語解析

四、總結

“朝列”是古典文獻中描述官員群體的常用詞,現代已較少使用,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核心含義始終圍繞朝廷官員的秩序與身份展開。

别人正在浏覽...

哀吊摽榜别枝兵毀賓接不妨事補紉長隊出谷莺登朝德體電視大學地幔凡陋風帳剛斷官戲洪門藿囊火憲監本建堰矯世變俗謹護金錢蟹金鎖曲激作款言寥亮撩是生非李自成聾矒騾馬會録治迷回冥漠之都南北史農徑平方米鋪施千夫長清台窮兇極虐羣兒瑞異散齋善壤時代時色侍僮守善水陰歲金碎乳天驕蹄踏退版猬立蕰藉銷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