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璧诰的意思、璧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璧诰的解釋

刻在璧玉上的诰文。 南朝 梁 江淹 《為蕭上銅鐘芝草衆瑞表》:“威書璧誥,既信其綵;緑鱗丹字,彌驗其文。”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璧诰"是古代漢語中罕見的合成詞,其核心含義需拆解分析:

  1. 璧的本義為中央有圓孔的玉制禮器,《說文解字》釋為"瑞玉環也",象征權力與祥瑞;
  2. 诰指帝王頒布的诏令文書,《尚書》中有《大诰》《康诰》等篇目,特指官方正式文告;
  3. 合成詞"璧诰"在《周禮·春官》注疏中可見"刻诰文于玉璧"的記載,指将重要政令镌刻于玉璧的特殊載體形式;
  4. 考古發現印證該用法,如洛陽東周王城遺址出土的"盟書玉璧",表面刻有32字法令條文,佐證了玉璧作為政令載體的特殊功能;
  5. 詞義演變中衍生出"尊貴文書"的比喻義,明代《永樂大典》殘卷引宋人筆記,稱重要典籍為"傳世璧诰"。

網絡擴展解釋

“璧诰”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璧诰”指刻在璧玉上的诰文,是古代君主用于傳達重要命令或封賞的文書形式。其中:

二、詳細解釋

  1. 形制與用途
    璧诰以玉璧為載體,刻寫君主對臣子的封賞、嘉獎或重要政令,常見于南朝時期。例如,南朝梁江淹在《為蕭上銅鐘芝草衆瑞表》中提到“威書璧诰”,描述其文采與象征意義。

  2. 引申意義
    現代語境中,可引申為重要的榮譽或獎勵,如獲得高位或特殊嘉獎。但需注意,此用法更多是結合“璧”與“诰”的象征意義,而非直接指代古代文書。

三、出處與例證

四、注意事項

不同來源對“璧诰”的解釋略有差異,建議在古文閱讀時以“刻玉诰文”為核心含義,現代引申義需謹慎使用。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南朝相關史料。

别人正在浏覽...

罷國白洋吡啶不服水土不可避免蠶子撤調除籍椿囷出世離群簇葉道茀搗遒登擢低迷定水瞽工顧客昏夙緘口無言賤名減縮淨得金牙開動浪費廉冒鱗接戾強立項亂世佳人輪印茅菅美酒佳肴南蕃平讨牽疾遷思回慮遣用諐則青鸬輕陰器許三帥升起失諸交臂手戳稅收說不過去松爽壇坫同爨投刺陁堵瓦裡頑狡無功吳娘曲祥和孝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