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惩膺的意思、惩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惩膺的解释

惩罚;讨伐。语出《诗·鲁颂·閟宫》:“ 戎狄 是膺, 荆 舒 是惩。” 马瑞辰 通释:“膺,击也。” ********* 《战后之妇人问题》:“他说,惩膺 德国 的横暴,他也认为必要,但不赞成战争。”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三幕:“ 魏侯 常常纠合 关 东诸侯,欲与敝国为难,敝国君长将要加以惩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惩膺(chéng yīng)是汉语中的复合动词,由“惩”与“膺”二字组成,其核心含义为“惩戒打击”。据《汉语大词典》解释,“惩”本义为处罚、警戒,如《诗经·鲁颂》中“戎狄是膺,荆舒是惩”的典故,体现对恶行的制裁;而“膺”原指胸腔,引申为承受或主动担当,如《说文解字》注“膺,胸也”,在“惩膺”中特指对恶势力的正面抗击。

该词在古代文献中多用于描述对侵略者或暴行的正义反击,例如《后汉书》中“惩膺逆虏”的用法,强调通过武力手段遏制祸患。现代汉语中,“惩膺”一词使用频率较低,但在历史研究或文学创作领域仍保留其庄重色彩,常用于表达对重大恶行的系统性追责。

词义演变方面,可参考《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注解:“膺”在先秦时期已具备“抗击”的动词属性,与“惩”组合后强化了“以行动示警”的语义层次,形成“先惩戒后震慑”的双重效果。

网络扩展解释

“惩膺”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文献及权威资料综合解释如下:

词义解析

  1. 基本含义
    “惩膺”意为惩罚、讨伐,属于联合结构的动词。其中:

    • “惩”:指处罚、警戒,如“惩恶扬善”;
    • “膺”:此处指击打(非“承受”义),源自《诗经》注解中的通释。
  2. 语源出处
    该词最早出自《诗经·鲁颂·閟宫》:“戎狄是膺,荆舒是惩。”
    学者马瑞辰在《毛诗传笺通释》中明确解释:“膺,击也”,即“膺”为打击之意。


用法与例证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诗经》原文及马瑞辰、郭沫若的相关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阿那曲安如盘石别书步雪履穿采艾畅达超额丑怪啜人贼锄薙打烂帐黨伍第产帝晖短弱繁息钢坯拱券光赤贯满郭顺时驩动黄封黄垆之痛湔拭狡数睫眸掎扢精巧开初口沸目赤粮库令甲謧詍礼仪之邦内廐盘街破伐朴实无华前席器范栖衡穷棒子蹊桃赡蔚十殿阎王四花死乱袒跣腾迁忳忳违度吾们物体乌田纸象龚相如草乡音夏征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