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誠僞的意思、誠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誠僞的解釋

真誠與虛僞。 三國 魏 何晏 《景福殿賦》:“觀器械之良窳,察俗化之誠僞。” 清 唐甄 《潛書·受任》:“君子之始得君也,觀其聰明,觀其用舍,觀其誠僞,觀其度量。” 清 傅維鱗 《明書·亂賊傳二·滿四》:“賊雖降,誠僞叵測。”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誠僞”是由“誠”與“僞”構成的複合詞,在漢語詞彙體系中屬于對立統一的概念組合。根據《漢語大詞典》解釋,“誠”本義為真實無妄、言行一緻,引申為誠信、忠誠;“僞”則指人為的修飾、虛假不實,《說文解字》釋為“詐也”,含刻意掩蓋真相之意。二字合稱最早可追溯至《禮記·樂記》:“著誠去僞,禮之經也”,指通過真誠品性消除虛僞行為的倫理要求。

在語義範疇上,“誠僞”可作雙重解讀:一為名詞性結構,表示“真誠與虛僞的本質屬性”,如《文心雕龍·正緯》所述“真雖存矣,僞亦憑焉”即屬此類辯證關系;二為動詞性表達,指“辨别真實與虛假的行為”,如朱熹《中庸章句》強調“誠僞之幾,不可不察”的實踐價值。

近現代語言應用中,該詞多見于哲學倫理學領域。張岱年《中國倫理思想研究》指出,宋明理學将“誠”提升至本體論高度,主張“存誠遏僞”是道德修養的核心路徑,這一闡釋深化了概念的理論深度。當代《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将其标注為書面語,釋義側重“真誠與虛假的辯證關系”,常用于學術論述及文學作品的人物性格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

“誠僞”是漢語中的複合詞,現規範寫法為“誠僞”,由“誠”(真誠)與“僞”(虛僞)兩個反義字構成,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指“真誠與虛僞”的對比關系,常用于評判人或事物的本質屬性。如三國魏何晏《景福殿賦》中“察俗化之誠僞”,即通過觀察風俗來判斷真實與虛假()。

  2. 構詞溯源

    • 誠:本義為真實、不欺,《說文解字》釋為“信也”()。《禮記》等典籍強調其與道德相關的内涵,如“誠者自成也”指真誠是自我完善的根本。
    • 僞(僞):古同“僞”,意為人為的、虛假的。《潛書·受任》中“觀其誠僞”即通過行為判斷真實意圖()。
  3. 應用場景
    多用于古典文獻及哲學讨論,如清代唐甄分析君臣關系時,強調需通過“觀其聰明、用舍、誠僞”來辨識人心()。

注意事項

建議需要近義詞、反義詞或更多例證時,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注本。

别人正在浏覽...

嘗膽晨氣谌訓尺繩窗課春夫大杜鵑燈節發意關情馮陵凫分感疾梗野果餡兒衡陽雁斷檢放椒杯岕茶截尾寖陋蘮蒘九域圖局縮龛鬖磕撲溘逝塊鞠潰桡蘭月連排離纚立紮率到霾晶毛小子閩峤平米法蘋末屏條挈臯寝室奇文融晴容讓如林三始山公酩酊山館守産雙月刊淑化俗駕索強如天壤跳動灣泊維摩疾無保留無筭樂逍遙物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