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成年的意思、成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成年的解釋

(1) [grown-up]∶到了成人的年齡;到了成熟的時期

成年男子

(2) [*****]∶完全成熟的

成年獅子

詳細解釋

(1).豐年。《逸周書·籴匡》:“成年年穀足,賓祭以盛。”

(2).指人發育到已經成熟的年齡。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她仿佛從天真的少女蓦然變成了一個充滿了憂慮的成年婦人。”

(3).指其他事物發展到成熟期。 ********* 《女神之地方色彩》:“從 唐 朝起,我們的詩發育到成年時期了,以後便似乎不大肯長了。”

(4).一年到頭。 丁玲 《母親》一:“老爺麼,成年在外面陪朋友玩耍,抽煙,吃酒。” 林海音 《城南舊事·驢打滾兒》:“ 宋媽 成年跟我們念叨的 小栓子 和 丫頭子 ,這一下都沒有了。”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成年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成年指生物體發育至具備完整生理機能與獨立行為能力的階段。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釋義,該詞包含三重内涵:

一、生理學定義 指人體各器官系統完成生長發育,具備生殖能力的自然成熟狀态。醫學領域通常以骨骺線閉合、第二性征發育完全為标志(《中華醫學百科全書·基礎醫學卷》)。

二、法律界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十七條規定,十八周歲為法定成年标準,公民自此取得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獨立實施法律行為并承擔相應責任。

三、社會學範疇 社會學研究顯示,現代成年概念延伸至經濟獨立、社會角色穩定等綜合指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青年發展白皮書》将18-24歲界定為"成年過渡期"。

該詞常與"禮"字連用構成"成年禮",特指人類文明中标志性成熟的儀式活動,如漢族冠禮、彜族換裙禮等,相關記載見于《禮記·冠義》及《中國民俗文化大觀》。

網絡擴展解釋

“成年”是一個多維度的概念,通常可從以下角度理解:

  1. 法律定義

    • 指個體達到法定年齡界限,獲得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中國大陸法定成年年齡為18周歲(《民法典》第17條),可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如籤訂合同、自主婚姻等。
    • 部分國家設定不同标準:日本2022年前為20歲,現下調至18歲;韓國為19歲;伊朗男性15歲/女性9歲(宗教法影響)。
  2. 生理标準

    • 以性成熟為标志,女性初潮、男性遺精為起點,約12-16歲完成第二性征發育。但現代醫學認為大腦前額葉皮質(負責決策)發育持續至25歲左右。
  3. 社會文化維度

    • 傳統儀式:漢族古代男子20歲行冠禮、女子15歲行笄禮,納西族摩梭人13歲穿裙/褲禮。
    • 現代社會通過身份證、駕照等證件确認身份,同時期待個體承擔家庭責任、經濟獨立。

需注意:法律成年≠心理成熟,全球約1/3國家刑事責任年齡低于民事成年年齡,如德國14歲需承擔刑責但18歲才成年。當代青年普遍存在「成年過渡期」現象,教育年限延長導緻經濟獨立時間推遲。

别人正在浏覽...

拜石北兵避命波蘭朝望宸阙扯縴拉煙春運摧崣達荷美人杜房發愕繁鳥風絮富埒王侯高陽酒徒傋霿扢搭歸蜃國賓館鶴岑淮南術花眼眼疾行均稅廥倉魁陵郎吏勞保瘣疾涼風兩忙稅裂敝磿室秣馬利兵偶句派遣平林清戲棄舍日誦五車軟錳礦入齎篩鑼擂鼓尚冠善學身份適應症霜鱗爽缪私簿肅澹同等對待同濟大學偷合完富晚熟甕天蠡海下得閑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