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實,富庶。《後漢書·寇恂傳》:“ 光武 謂 恂 曰:‘ 河内 完富,吾将因是而起。’” 唐 韓愈 《故江南西道觀察使王公墓志銘》:“ 元和 初, 婺州 大旱,人餓死,戶口亡十七八。公居五年,完富如初。” 宋 蘇轼 《論給田募役狀》:“於 河北 、 河東 、 陝西 被邊三路,行給田募役法,使五七年間役減大半,農民完富,以備緩急,此無窮之利也。”
“完富”是一個漢語詞彙,通常用于形容經濟或社會狀态的殷實、富庶。以下是詳細解釋:
“完富”由“完”(完備、完整)和“富”(富裕、豐足)組成,指某地或某群體物質資源充足、經濟繁榮的狀态,強調整體性的富足與安定。
《後漢書·寇恂傳》
漢光武帝評價河内地區:“河内完富,吾将因是而起。”意指河内地區物産豐饒、經濟穩定,可作為起兵的基礎。
韓愈《王公墓志銘》
描述官員治理婺州後恢複繁榮:“公居五年,完富如初。”強調通過有效治理使地區重現富庶。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較少出現,多用于曆史文獻或書面語,可理解為“經濟發達、資源充沛”的同義詞。
“完富”的核心意義是“殷實富足”,常見于古代典籍,側重描述區域或群體的整體繁榮狀态。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後漢書》等原始文獻。
《完富》是一個成語,意指財富已經達到極緻,富裕無虞。
《完富》由兩個部首組成,其中“宀”為第三十一部首,表示“宅”;“寸”為第四十四部首,表示尺寸。根據拆分部首和筆畫,可以推測其含義與財富和住宅有關。
《完富》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書經·洪範》:“泰廟修進…………國無以事我者,群神既問,天父後問,會日毎逾。”其中,“國無以事我者”一句即表達了財富無限的意思。
《完富》的繁體字為「完富」。
古時候《完富》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如晉代王羲之的《皇甫詩》,用的是「完富」的寫法,意義與現代相同。
1. 他家經過多年的努力,如今已經完富了。
2. 經營的生意興隆,令他完富起來。
完美、完善、富裕、緻富
緻富、發家、財産豐厚
貧窮、貧困、缺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