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荒年用木頭、樹皮之類煮成的糊狀物。事見《漢書·食貨志上》:“北邊及 青 徐 地人相食…… 莽 遣三公将軍開東方諸倉振貸窮乏,又分遣大夫謁者教民煮木為酪;酪不可食,重為煩擾。” 宋 程琳 《子奇賦》:“鳧茨已竭,木酪徒剉。糴已關而停炊,囷無麰而閣磨。”
“木酪”是一個具有曆史背景的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指荒年時期用木頭、樹皮等煮成的糊狀食物,源于古代應對饑荒的無奈之舉。這一解釋在《漢書·食貨志上》中有明确記載,描述了王莽時期災民被迫以樹皮為食的慘狀。
部分現代詞典(如)提出比喻義,形容“人的性情堅韌剛強”,類似“木”的堅硬與“酪”的柔軟結合。但此說法未見于古籍,可能是當代的引申解讀。
若需深入考證,可查閱《漢書·食貨志》原文或相關曆史研究資料。
《木酪》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木質纖維經過發酵制成的一種食品。木酪通常是通過特定的微生物發酵木材制成,具有獨特的口感和風味。
《木酪》的部首是木(木字旁),它的筆畫數為9畫。
《木酪》一詞的來源并不明确,可能是由于木材的發酵制成的食品,在古代被稱為酪,加上"木"字表示其原料為木材而得到的名稱。
《木酪》的繁體字為「木酪」,在繁體字中保留了原本的字形和意思。
根據考古資料記載,古代漢字的寫法經曆了多次改變和演變。然而,關于《木酪》這個詞在古代的具體寫法并沒有明确的記錄。
1. 奶奶用木酪制作的豆腐皮非常美味。
2. 這個地方以木酪制成的酸奶而聞名。
木質、酪制品、木材
木乳、木質酸奶
牛奶、果醬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