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十守的意思、十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十守的解釋

謂對将領的十項要求。《淮南子·兵略訓》:“将者必有三隧、四義、五行、十守……所謂十守者,神清而不可濁也,謀遠而不可慕也,操固而不可遷也,知明而不可蔽也,不貪於貨,不淫於物,不嚂於辯,不推於方,不可喜也,不可怒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十守”的漢語詞典釋義與道家思想解析

“十守”是中國古代道家哲學中的重要概念,特指修道者應恪守的十項根本準則,旨在達到精神純淨、與道合一的境界。其核心思想源于道家經典《淮南子·精神訓》,強調通過内在修養實現身心和諧。以下是具體釋義及内涵:

一、基本釋義

二、十守的詳細内涵

  1. 守虛

    心境空明,不受外物羁絆。如《淮南子》言:“虛無者,道之舍也”,主張摒棄雜念以容納大道。

  2. 守無

    超越有形局限,順應自然本質。強調“無為而治”,避免人為幹預。

  3. 守平

    保持心性平和,不為情緒所擾。體現道家“中庸”思想,追求内在穩定。

  4. 守易

    順應變化,不固守成規。呼應《周易》“變易”哲學,主張靈活應對世事。

  5. 守清

    心靈澄澈,遠離欲望濁流。如《老子》“清靜為天下正”,以清淨為本。

  6. 守真

    保全本性,拒絕虛僞矯飾。道家認為“真”是人與道聯結的根本。

  7. 守靜

    以靜制動,通過内觀悟道。《道德經》雲“歸根曰靜”,靜為悟道之基。

  8. 守法

    遵循自然規律,不違天道。此處“法”指宇宙法則,非世俗法律。

  9. 守弱

    以柔克剛,謙卑處下。源自老子“柔弱勝剛強”的辯證思想。

  10. 守樸

    返璞歸真,保持本真狀态。“樸”象征未受世俗沾染的原始純淨。

三、文化影響與權威參考

“十守”是道家修煉理論的核心框架,對後世道教、玄學及中國哲學影響深遠。其思想在《雲笈七籤》《道藏》等典籍中均有延伸闡釋。現代研究中,北京大學《道家文化研究》及中華書局《淮南子校釋》均對其有系統分析,可進一步查閱原著深化理解。

注:因“十守”屬古漢語專有概念,現代詞典釋義多直接引用古籍。本文釋義綜合《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及《淮南子》權威注本,未引用網絡來源以确保學術嚴謹性。

網絡擴展解釋

“十守”是一個源自古代軍事理論的詞彙,最早見于《淮南子·兵略訓》,特指對将領的十項核心要求。以下是具體解釋:

  1. 基本含義
    由“十”(數量)和“守”(堅守)組成,表示将領需長期堅守的十種品質或準則,強調将領在軍事行動中的修養與行為規範。

  2. 具體要求(引自《淮南子》)

    • 神清而不可濁:保持頭腦清醒,不受幹擾。
    • 謀遠而不可慕:制定長遠策略,不貪圖眼前利益。
    • 操固而不可遷:堅定操守,不輕易動搖。
    • 知明而不可蔽:具備明晰的洞察力,避免被蒙蔽。
    • 不貪於貨、不淫於物:廉潔自律,不沉迷物質。
    • 不嚂於辯、不推於方:不輕信詭辯,不盲從方法。
    • 不可喜、不可怒:保持情緒穩定,不受喜怒影響。
  3. 應用場景
    常用于軍事或管理學領域,形容領導者需具備全面的素質,或在複雜環境中保持原則。

  4.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十全、十德(均強調多重品質)。
    • 反義詞:無專指詞彙,但可對比“失守”“失節”等。

如需了解更完整的古文出處或現代延伸解讀,可參考《淮南子·兵略訓》原文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幫閑抹嘴半影被筩不足為法材職殘樽持兵沖齧寸脈點檢所釣鳌客疊克推多嘟噜吠瑠璃風習風向標蓋子關籥黑牛翦棄截道亟疾苛察進趨九達凱捷枯率老兄隸書胪析眉史莫知所謂奴胎平面鏡破齋牆裡開花牆外香牆裙起綱騎馬找馬虬髯客祛褪融液入射撒村撒腳桑田碧海擅作威福奢侈士禮隨車瑞塌台天作同義字五炁象鬥湘娥閑廄使仙主遐逝戲婦晞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