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一種菜瓜。 元 王祯 《農書》卷八:“又越瓜色白,即‘白瓜’,皆菜瓜也。”
(2).亦稱“ 白冬瓜 ”。冬瓜的别名。《 元 王祯 《農書》卷八引《神仙本草》》:“﹝冬瓜﹞一名‘水芝’,一名‘白瓜’。”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菜三·冬瓜》﹝釋名﹞引 馬志 曰:“冬瓜經霜後,皮上白如粉塗,其子亦白,故名白冬瓜,而子雲白瓜子也。”
白瓜是漢語中一個常見的植物名稱,指代葫蘆科植物中果實表皮呈淺綠色或白色的多個栽培品種。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定義,白瓜屬于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實呈長圓形或橢圓形,果肉脆嫩多汁,主要作為蔬菜食用。從植物學分類來看,白瓜在《中國植物志》中被歸類為甜瓜(Cucumis melo)的變種,其典型特征包括表皮光滑無棱、瓤肉呈白色或淡綠色。
在具體品種劃分上,白瓜包含兩大類型:一是越瓜(Cucumis melo var. conomon),其果實細長且含糖量較低,常見于華東地區腌制食用;二是菜瓜(Cucumis melo var. flexuosus),果實較短粗,表皮帶有淺色斑紋,多用于涼拌或炒食。這兩種類型在《中國蔬菜品種志》中均有詳細形态描述。
該名稱具有地域性差異,在北方方言中常與「梢瓜」混稱,而閩南語地區則稱作「醃瓜」,特指其適合鹽漬加工的特性。值得注意的是,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的白瓜藥用價值,主要指其種子和果蒂具有清熱利尿的功效。現代營養學研究顯示,每100克白瓜肉含水分96.2克、維生素C 12毫克,屬于低熱量高纖維蔬菜。
“白瓜”一詞在漢語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菜瓜的别稱
白瓜是葫蘆科植物的一種,又稱“稍瓜”“生瓜”“越瓜”或“酥瓜”。其外皮光滑,帶有縱長線條,果肉汁多質脆,可生食或用于烹饪。
冬瓜的别名
在部分文獻中,白瓜也指“白冬瓜”,即冬瓜的别稱。因冬瓜成熟後表皮覆蓋白色粉末狀物質,故得此名。
白瓜屬于短日照作物,需在8-10小時日照條件下開花結果,適宜生長溫度為15℃以上。每100克果肉含蛋白質0.9克,兼具食用與藥用價值。
白瓜既可指代具體的瓜類植物(菜瓜或冬瓜),也可用于比喻無意義的事物。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白森森邦聯班妾北平步态蹒跚塵域愁鬓垂法絘布鬥茗負對鹳鹄鬼禍汩汲谷戰合量何羅紅粉青樓交床擊鞭介爵經緯天地掎遮居官堪火口供撩拂離經畔道鄰壁廪費靈川鈴馬六彜鑪頭馬鞭毛拉逆覩逆谏弄權否運碻鑿秦聖缺筆熔化觞次沈铄沈銷熟慣説天四季歌酸儒潭水頽淪王伯齊文經武略歍尼遐濟鄉末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