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渡過廣闊的河流。 晉 葛洪 《抱樸子·勖學》:“欲超千裡於終朝,必假追影之足;欲淩洪波而遐濟,必因艘楫之器。”
(2).普及。 唐 歐陽詢 《西林寺碑》:“慧日騫幽,法雨遐濟,德暢忍土,是謂能仁。”
“遐濟”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渡過廣闊的河流
該釋義源于晉代葛洪《抱樸子·勖學》中的例句:“欲淩洪波而遐濟,必因艘楫之器。”
此處“遐濟”指借助舟船跨越浩大的水域,強調對自然障礙的克服。
普及、廣泛傳播
唐代歐陽詢在《西林寺碑》中寫道:“法雨遐濟,德暢忍土。”
此處的“遐濟”比喻佛法如雨般廣泛潤澤,引申為思想、文化等事物的普遍傳播。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抱樸子》《西林寺碑》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
遐濟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遐」和「濟」。
「遐」的部首是「辶」,它有11個筆畫;「濟」的部首是「水」,它有9個筆畫。
這個詞在《莊子·天地》一篇中有所提及,意為「大濟于天地之間」,表示在天地之間的廣大世間。
遐濟的繁體字為「遐濟」。
在古代,「遐濟」的寫法可能會稍有不同,但整體意義相同。
1. 身在遐濟之間,應當保持謙虛的心态。
2. 他的思想超越了遐濟,通達了宇宙的奧秘。
遐濟無關組詞的相關詞彙。
1. 裔世:表示世世代代傳承相繼。
2. 大千世界:指廣大無邊的世界。
遐濟無明确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