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書的意思、軍書的詳細解釋
軍書的解釋
[military documents] 軍中的公文
軍書十二卷。——《樂府詩集·木蘭詩》
詳細解釋
(1).軍事文書。《漢書·息夫躬傳》:“軍書交馳而輻湊,羽檄重迹而押至。” 唐 韓愈 《縣齋有懷》詩:“軍書既頻召,戎馬乃連跨。”《花月痕》第二回:“﹝ 韓荷生 ﹞曾在 秦王 幕府佐治軍書。”
(2).有關軍事、兵法的書。《漢書·王莽傳下》:“ 莽 憂懣不能食,亶飲酒,啗鰒魚,讀軍書倦,因馮幾寐,不復就枕矣。”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二》:“ 王儉 《七志》,一經典,二諸子,三文翰,四軍書,五陰陽,六術藝,七圖譜。”
詞語分解
- 軍的解釋 軍 (軍) ū 武裝部隊:軍威。軍服。行(妌 )軍。軍功。軍犬。軍備。軍紀。軍銜。軍閥。軍令狀。異軍突起。潰不成軍。 軍隊的編制單位,是“師”的上一級。 泛指有組織的集體:勞動大軍。 筆畫數:; 部
- 書的解釋 書 (書) ū 成本的著作:書籍。書刊。書稿。書香。書卷氣(指在說話、作文、寫字、畫畫等方面表現出來的讀書人的風格)。書生氣(指讀書人脫離實際的習氣)。 信:書信。書劄。書簡。書函。 文件:證書。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
“軍書”是古代漢語中的常用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1.軍事文書
指古代軍隊中用于傳遞命令、征召人員或聲讨敵人的公文。例如:
- 《樂府詩集·木蘭詩》提到“軍書十二卷”,這裡的“軍書”指征兵名冊或軍事公文。
- 《漢書·息夫躬傳》記載“軍書交馳而輻湊”,描述軍事文書頻繁傳遞的場景。
- 近代曾國藩在戰争期間仍堅持處理“軍書傍午”,體現其作為軍事文件的重要性。
2.軍事、兵法類書籍
廣義上也指與軍事策略、兵法相關的著作。例如:
- 《漢書·王莽傳》提到王莽“讀軍書倦”,此處指研讀兵法書籍。
- 明代胡應麟在《少室山房筆叢》中将“軍書”歸類為獨立的知識門類,與經典、諸子等并列。
補充說明
現代語境中,“軍書”有時也用于文藝創作,如解放軍書法家以軍事主題創作書法作品,但核心含義仍圍繞軍事相關文書或典籍。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代文獻和現代用例,如需更詳細的曆史文獻出處,可參考《漢書》《樂府詩集》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軍書
軍書一詞包含了“軍”和“書”兩個字,它的意思是指專門寫給軍隊的指示、命令、書信等。下面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軍書的相關内容。
拆分部首和筆畫
軍書的部首是“冖”,它是布在上面的覆蓋物,表示包容、保護的意思。軍書的筆畫數為7畫,分别是冖(3畫)+十(2畫)+十(2畫)。
來源
軍書一詞最早出現在北周沈約的《封禅書·第四十四》:“夫世情所逼,乾隆必解,而降敕書者,一以軍書問巫鹹。”這裡的軍書指的是軍隊派發給巫鹹的書信。
繁體
軍書的繁體字為「軍書」,其中「軍」表示軍隊,「書」表示書信。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書」字的形狀略有不同,上部的橫筆畫較短,下部像是一個明信片,表示寫字。整個字形更接近實際的書寫形式。
例句
1. 将軍發布了一份重要的軍書,要求全軍官兵加強訓練。
組詞
軍令、軍隊、軍旅、軍事、文書、調兵遣将、號令、編制、兵役
近義詞
軍令、軍令狀、軍令狀師、軍令狀中原、軍令狀中的、軍令狀的保險、軍令狀的官司
反義詞
文書、民書、書信、文狀、文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