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書的意思、軍書的詳細解釋
軍書的解釋
[military documents] 軍中的公文
軍書十二卷。——《樂府詩集·木蘭詩》
詳細解釋
(1).軍事文書。《漢書·息夫躬傳》:“軍書交馳而輻湊,羽檄重迹而押至。” 唐 韓愈 《縣齋有懷》詩:“軍書既頻召,戎馬乃連跨。”《花月痕》第二回:“﹝ 韓荷生 ﹞曾在 秦王 幕府佐治軍書。”
(2).有關軍事、兵法的書。《漢書·王莽傳下》:“ 莽 憂懣不能食,亶飲酒,啗鰒魚,讀軍書倦,因馮幾寐,不復就枕矣。”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二》:“ 王儉 《七志》,一經典,二諸子,三文翰,四軍書,五陰陽,六術藝,七圖譜。”
詞語分解
- 軍的解釋 軍 (軍) ū 武裝部隊:軍威。軍服。行(妌 )軍。軍功。軍犬。軍備。軍紀。軍銜。軍閥。軍令狀。異軍突起。潰不成軍。 軍隊的編制單位,是“師”的上一級。 泛指有組織的集體:勞動大軍。 筆畫數:; 部
- 書的解釋 書 (書) ū 成本的著作:書籍。書刊。書稿。書香。書卷氣(指在說話、作文、寫字、畫畫等方面表現出來的讀書人的風格)。書生氣(指讀書人脫離實際的習氣)。 信:書信。書劄。書簡。書函。 文件:證書。說明
專業解析
軍書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軍書指古代與軍事相關的文書或文件,主要包括:
- 軍事命令:如調兵遣将的诏令、作戰指令等。例如《木蘭詩》中的“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描述征兵名冊。
- 戰報與軍情:記錄戰況、軍情急報的文書,如《漢書·息夫躬傳》載“軍書交馳而輻湊”。
- 軍事條例:軍隊編制、糧草調度等規章文件,如《周禮·夏官》提及“掌軍書以役政”。
二、引申含義
- 緊急性與機密性:因涉及戰事,軍書常具緊迫性,需加密傳遞(如“羽檄”指插羽毛的緊急軍書)。
- 曆史文獻價值:後世将軍書視為研究古代軍事制度、戰争史的一手資料,如居延漢簡中的軍書實物。
引用說明
因權威詞典釋義需依托原始文獻及學術研究,此處推薦參考以下來源:
-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軍書”詞條釋例含《木蘭詩》《漢書》等經典用例。
- 《辭海》(第七版):定義軍書為“古代軍事文書”,并引《周禮》注疏佐證其制度性。
-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強調其多指“征兵名冊或軍事檄文”。
注:本文釋義綜合古典文獻及權威辭書,引用來源需查閱紙質或官方電子資源(如商務印書館“工具書數據庫”),未提供鍊接因網絡公開釋義未标注原始出處。建議直接參考上述工具書以獲取最權威解釋。
網絡擴展解釋
“軍書”是古代漢語中的常用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1.軍事文書
指古代軍隊中用于傳遞命令、征召人員或聲讨敵人的公文。例如:
- 《樂府詩集·木蘭詩》提到“軍書十二卷”,這裡的“軍書”指征兵名冊或軍事公文。
- 《漢書·息夫躬傳》記載“軍書交馳而輻湊”,描述軍事文書頻繁傳遞的場景。
- 近代曾國藩在戰争期間仍堅持處理“軍書傍午”,體現其作為軍事文件的重要性。
2.軍事、兵法類書籍
廣義上也指與軍事策略、兵法相關的著作。例如:
- 《漢書·王莽傳》提到王莽“讀軍書倦”,此處指研讀兵法書籍。
- 明代胡應麟在《少室山房筆叢》中将“軍書”歸類為獨立的知識門類,與經典、諸子等并列。
補充說明
現代語境中,“軍書”有時也用于文藝創作,如解放軍書法家以軍事主題創作書法作品,但核心含義仍圍繞軍事相關文書或典籍。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代文獻和現代用例,如需更詳細的曆史文獻出處,可參考《漢書》《樂府詩集》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藹然可親倍稱便飯避謝不遷主超低溫愁冗冗處堂燕雀短櫂防特房魏鳳樓龍阙幅塞高譽廣巨毀敗兼兩加演兢兢戰戰舊防久念坷坎磕磕絆絆扣減爛發瞭如林氏落台麻痹大意馬糊麥青漫家棉連明人不做暗事南施北宋暖水袋塹壕青台旨麴糁趨行宂剩榮耀杉船山寺山縣蛇迹奢太市鋪始終不懈詩祖衰差思且素風忝眷塗車頑頑霞開鑲金邪剌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