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從的意思、道從的詳細解釋
道從的解釋
道旁;路側。《莊子·至樂》:“ 列子 行食於道從,見百歲髑髏,攓蓬而指之曰:‘唯予與汝知而未嘗死,未嘗生也。’” 陸德明 釋文引 司馬彪 曰:“從,道旁也。”
前導後衛。 晉 葛洪 《神仙傳·麻姑》:“宴畢, 方平 、 麻姑 命駕升天而去,簫鼓道從如初也。”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夢》:“遂擐以金鎖甲,令騎道從千餘人,馬蹀虛南去。” 唐 牛僧孺 《玄怪錄·郭元振》:“将軍失聲而走。道從之吏,一時驚散。”
詞語分解
- 道的解釋 道 à 路,方向,途徑:道路。鐵道。志同道合。 指法則、規律:道理。道德。道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道學。傳道。修道。 方法,辦法,技術:門道。醫道。 指“道家”(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學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莊周) 指“道教”(中國主要宗教之一,創立于東漢):道觀(刵 )。道士。道姑。道行(俷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領)。 指某些反動迷信組織:會道門。一貫道。
- 從的解釋 從 (從) ó 依順:順從。盲從。從善如流。 采取,按照:從優。 跟隨:願從其後。 跟隨的人:侍從。仆從。 參與:從業。從政。投筆從戎。 由,自:從古至今。從我做起。 次要的:主從。從犯。 宗族中次于至親的親屬:從父(伯父、叔父的通稱)。 中國魏以後,古代官品(有“正品”和“從品”之分,宋代龍圖閣大學士為從二品)。 姓。 自主違 從 (從) ò 古同“縱”,豎,直。 古同“縱”,放任。 自主違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道從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道從”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和文獻來源來理解,以下是綜合不同文獻的詳細解釋:
1.字面含義:道旁、路側
- 出自《莊子·至樂》:“列子行食於道從,見百歲髑髏。”此處“道從”指道路旁邊或路側,屬于空間方位的描述。司馬彪在注釋中也明确“從”為“道旁”之意。
2.引申含義:前導後衛或隨從隊伍
- 在《神仙傳·麻姑》中記載:“箫鼓道從如初也”,描述的是宴後升天時前呼後擁的儀仗隊場景,此處“道從”指隨行護衛或儀仗隊列。唐代文獻如《酉陽雜俎》中也有類似用法,指代隨從人員。
3.哲學概念:實踐出真知(需謹慎參考)
- 部分現代詞典提到“道從”是孟子提出的哲學觀點,強調道理需通過實踐和經驗獲得,而非僅憑書本知識。但此解釋在古籍文獻中未見直接對應,可能與“道”的哲學概念衍生相關,需結合權威典籍進一步驗證。
其他補充
- “從”字的讀音:在“道從”中,“從”通常讀作cóng,表示跟隨、依傍;而讀zòng 時多指古代同“縱”(南北方向)或親屬關系。
- 現代用例:如描述交通場景中“司機逆行開上反道”,此處“道從”指具體車道或行駛方向。
總結建議
若在古籍研究中遇到“道從”,需優先結合上下文判斷其指代方位還是人員;若涉及哲學讨論,建議進一步查閱《孟子》原文或權威注解以确認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道從》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從道德之中來”的意思。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從和道。其中,從是一個意思是從一個事物或概念的起點出發的部首,同時也是一個很常見的漢字部首;而道則有着廣義的意義,既可以指道德、原則,也可以指道路、方法等。
拆分部首和筆畫方面,從的部首是人,它的字形猶如一個小人在行走,表示出“從某個地方起點出發”的意思;道的部首是辵,表示出行走的意思。《道從》一詞的總筆畫數為12,其中從部的筆畫數為5,道部的筆畫數為7。
《道從》這個詞的來源有着一定的曆史淵源。它源自《論語·述而》篇隻言片語:“九日登于樞,十日登于室。” 這句話用諧音将“登”變為“道”,意為“從君王的道德中得到晉升的機會”。日九、十指的是陽氣旺盛、陰氣剛剛生的陰曆初九、十這兩個日子。後來,人們将這句話中的“道”取出來,形成了《道從》這個詞。
繁體字中,《道從》的漢字書寫保持了與簡體字的一緻,沒有任何變化。
古時候,《道從》這個詞的漢字寫法與現在相比有些差異。在古代,從的字形與現在稍有不同,像一個人擡腿行走的樣子,表示“從朝陽出發的早晨”的意義。而道的字形與現代的一緻,沒有什麼變化。
以下是一些《道從》的例句:
1. 我們應該從道德的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
2. 這個公司一直以來都秉持着從道德出發的經營理念。
3. 他們希望通過從道德中汲取力量,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與《道從》相關的組詞有:道德、道義、從心所欲等。
《道從》的近義詞有:道貌岸然、道德高尚、道德感等。
《道從》的反義詞有:背道而馳、違背道德、冒道德危險等。
希望以上内容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