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絲氂的意思、絲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絲氂的解釋

猶毫厘。形容微細。氂,通“ 釐 ”。《三國志·吳志·華覈傳》:“毖挹清露,沐浴凱風,效無絲氂,負闕山崇。”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絲氂”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構詞法與文獻用例兩方面解析:

一、構詞解析 “絲”本義為蠶絲,引申為“細微之物”,如《說文解字》釋“絲”為“蠶所吐也”;“氂”通“釐”(厘),《禮記·經解》鄭玄注稱“氂,猶分也”,《漢語大詞典》标注其計量值為“十毫曰氂”,二者組合構成“絲氂”,喻指極細微的量值差異。

二、文獻用例

  1. 古代度量語境:《漢書·律曆志》載“度長短者不失毫氂”,顔師古注“氂,十毫也”,印證其作為微小計量單位的用法。
  2. 差異表述語境:《後漢書·律曆志》用“差以絲氂,謬以千裡”,顯示該詞用于強調初始誤差導緻的重大後果。
  3. 器物裝飾語境: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釋“氂”為“犛牛尾”,指古代旌旗、車飾中使用的牦牛尾毛,與“絲”組合可指代精細裝飾材料。

該詞現代多用于書面語,常見于曆史文獻研究及成語化表達中。主要參考資料包括《漢語大詞典》《說文解字注》《漢書》《後漢書》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

“絲氂”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1. 基本含義
    指極微小的計量單位,相當于“毫厘”,形容事物極其細微。該詞出自《三國志·吳志·華覈傳》中“效無絲氂,負阙山崇”一句,意為“(功績)沒有一絲一毫,卻背負如山般的過失”。其中“氂”通假為“釐”(即“厘”),屬于古代計量單位的借用表達。

  2. 引申含義
    部分文獻中提及該詞可能與婚嫁相關,如“絲幕牽紅”的典故,但此用法較為罕見且缺乏明确典籍佐證,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注意:由于該詞屬于生僻古語,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辭源》等權威工具書進一步确認。

别人正在浏覽...

霭空鼇極備身刀辨利襞襀參差竹孱拙撐篙抽象吹毛求瑕攢簇撢擇倒開電賀吊死問生厄害惡意中傷匪席風患封條隔界格孽畫規畫皮會盟燋爇驚矯舉高看活口授心傳老糊塗樂勳龍奧買複門公妙想明版抹倫炮船破爛不堪輕塵栖弱草秦始皇陵腃發人口機械增長忍辱負重稔收如山壓卵三平二滿三思使棒石墨水準説風説水松風耳天高聽卑田面土崩瓦解歪嘴念邪經唯謹鄉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