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協謀的意思、協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協謀的解釋

共同謀劃。《三國志·魏志·程昱傳》:“又 兗州 從事 薛悌 與 昱 協謀,卒完三城。”《宋書·武帝紀中》:“諒以協謀乎人鬼,而以百姓為心者也。” 明 唐順之 《三沙報捷疏》:“此實聖明玄威廣遠……督撫協謀,諸将用命之所緻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協謀”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xié móu,其核心含義是共同謀劃,通常指多方合作策劃某種計劃或行動。以下從多個角度展開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使用場景與語境

  1. 曆史文獻中的用例

    • 《三國志·魏志·程昱傳》提到“薛悌與昱協謀,卒完三城”,指兩人合作守衛城池。
    • 《宋書·武帝紀》中“協謀乎人鬼”,強調人與神的共同謀劃。
    • 明代唐順之《三沙報捷疏》中“督撫協謀”,描述官員聯合制定軍事策略。
  2. 現代用法

    • 多用于書面語或正式場合,描述集體協作的計劃行為,但需注意隱含貶義,常與“陰謀”“密謀”等負面詞彙關聯。

三、近義詞辨析

詞語 區别 例句參考
共謀 強調共同參與,多用于貶義 “共謀犯罪”
同謀 特指參與同一計劃(多為非法) “兩人是同謀關系”
合謀 中性詞,側重合作達成目标 “合謀推動項目進展”

四、注意事項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古籍出處,可參考《三國志》《宋書》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協謀》的意思

《協謀》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共同密謀、共同策劃。它通常用來形容兩個或多個人合謀、密謀某個計劃或行動。

拆分部首和筆畫

《協謀》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十”和“讠”,部首“十”表示與數字十有關,而“讠”則代表與語言相關。它的總筆畫數為十三畫。

來源與繁體

《協謀》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在漢字的發展演變中形成。現代漢字中的“協”原為“勹”,表示包圍、抱住的意思。而“謀”原為“牟”,表示思考、計劃的意思。

在繁體中,這個詞保持了原有的意義和拆分部首,隻是書寫形式稍有不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漢字《協謀》的書寫稍有不同。其中,“協”字的 “十”部分與“” 相似,而“謀”字的“牟”部分與“牝”相同。

例句

1. 他們協謀着如何發展新的商業項目。

2. 兩個兄弟協謀着如何救助那個受難的村莊。

組詞

協作、謀劃、共謀、協商、合謀、密謀

近義詞

合謀、共謀、密謀

反義詞

單打獨鬥、人雲亦雲、懵懂無知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