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蜿蜷的意思、蜿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蜿蜷的解釋

屈伸貌。 漢 揚雄 《蜀都賦》:“龍蛇蜿蜷錯其中,禽獸奇偉髦山林。”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蜿蜷(wān quán)是漢語中一個形容事物曲折環繞、彎轉起伏狀态的疊韻聯綿詞,常見于文學性描寫。其核心含義與用法如下:


一、核心釋義

  1. 曲折盤繞的動态意象

    形容如蛇行、龍蟠或水流般回旋屈曲的形态,強調連綿不斷的彎曲感。

    例:山澗蜿蜷而下,隱入深谷。

  2. 卷曲收束的靜态姿态

    指物體蜷縮、環抱的卷曲狀态,如肢體蜷縮或藤蔓纏繞。

    例:老松根須蜿蜷,緊抱岩壁。


二、分字溯源與構詞解析

  1. “蜿”

    • 本義:蛇類爬行的屈曲動态。《說文解字》釋為“夗(屈)轉也”,《廣韻》注“曲折而行”。
    • 引申:泛指任何曲折延伸的軌迹,如“蜿蜒山路”。
  2. “蜷”

    • 本義:蟲獸肢體卷曲。《楚辭·離騷》王逸注:“蜷,卷也。”
    • 引申:物體向内環抱的形态,如“蜷縮”“蜷伏”。
  3. 疊韻聯綿

    “蜿”“蜷”均為平聲,韻母相近(-ān/-uán),構成疊韻聯綿詞,強化曲折綿延的意象,屬漢語特有的音韻修辭。


三、古籍與權威用例

  1. 地理描寫

    北魏郦道元《水經注·河水》:“蜿蜷磻溪,潛通地脈。”

    (描摹溪流曲折穿行于山石間)

  2. 生物形态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蛇人》:“蛇蜿蜷笥中,昂首吐信。”

    (刻畫蛇身盤曲之态)

  3. 文學修辭

    現代散文:“長城如巨龍蜿蜷于群峰之脊,吞吐千年雲煙。”

    (以動态比喻強化雄渾氣勢)


四、近義辨析

詞語 側重方向 典型場景 差異點
蜿蜷 曲折+卷曲 山川、龍蛇、藤蔓 兼具動态與靜态
蜿蜒 長距離曲折延伸 道路、河流 強調線性延展
蜷曲 肢體/物體向内卷縮 人蜷卧、蟲縮成團 無延伸義,僅靜态收束

五、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釋“蜿蜷”為:“屈曲盤旋貌。” 收錄于第10卷第128頁。

    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定義:“形容彎彎曲曲地延伸。”(與“蜿蜒”互訓)

    來源:商務印書館,2016年。

  3. 《辭源》(第三版)

    引《水經注》例證,強調其古典文學用法。

    來源:商務印書館,2015年。


字形演變參考(甲骨文至楷書):

“蜿”從“蟲”旁,初文象蛇形;“蜷”從“蟲”“卷”聲,表蟲體卷曲。二字演變體現古人以蟲蛇動态喻物形的思維共性。

來源:《漢字源流字典》,谷衍奎編,華夏出版社,2003年。

網絡擴展解釋

“蜿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1.基本詞義

2.詞源與出處

3.讀音與構成

4.使用場景

5.近義詞與擴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蜀都賦》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滬江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鮑氏骢辨秩必要條件唱喝忱悃忡惕串座觸手大幹丹山墩堠訪宿梵心感戢給役狗胾冠笄晷時貴壽豪大黑玺畫拉虎中伽持假喘家道中落嬌殢雞聲鵝鬥吉祥杵急振居蓄亢暴奁資流戍龍光緑駬馬官蒙瞽牡丹花好﹐終須緑葉扶持内樞平詞撲閃輕合秦灰任臣若其騷擾煞後山膚水豢唼食深入不毛舌苔守分順天得一厮挺唆誘祧藏頽化忞忞小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