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良節的意思、良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良節的解釋

美好的節日、節令。 南朝 梁 王筠 《五日望采拾》詩:“長絲表良節,命縷應嘉辰。”《初學記》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春曰青陽,亦曰發生、芳春、青春、陽春……節曰華節、芳節、良節、嘉節。” 明 錢嶫 《憫黎詠》之六:“朔風戒良節,赫赫張皇師。”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良節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及考釋如下:


一、核心釋義

良節指氣候宜人、適合宴遊或感懷的時節,多用于描述春秋兩季。

典源依據:

《漢語大詞典》釋為“美好的時節”,特指春秋佳日。此義項可追溯至上古禮制文獻,如《禮記·月令》載“仲春之月,乃安萌牙,養幼少”,已隱含對自然時令的贊美。


二、文學語境中的延伸

  1. 感懷與宴遊主題

    魏晉詩文常以“良節”寄托情感。陶淵明《和郭主簿》詩雲“藹藹堂前林,中夏貯清陰;凱風因時來,回飙開我襟”,雖未直用“良節”一詞,但“因時來”正契合良節的核心意涵——順應天時的怡人氣候。

  2. 節令儀式關聯

    宋代《東京夢華錄》記載清明“都城人出郊”掃墓踏青,印證良節與傳統節俗活動的深度綁定。


三、現代語義流變

當代使用中,“良節”仍保留古典雅言色彩,多見于書面語或特定文化場景(如節氣文化推廣)。《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标注為“書面語”,釋義側重“氣候溫時節”。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
  2. 陶淵明集校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3.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中華書局,2006)
  4.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

網絡擴展解釋

“良節”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含義為美好的節日或節令,常見于古代詩文典籍中。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良節”由“良”(美好)和“節”(節日、節氣)組成,字面指美好的時節或節慶。例如:

2.文學例證

該詞在古代詩詞中常被用于描繪特定時節:

3.相關詞彙

與“良節”近義的詞彙包括“嘉節”“芳節”“華節”等,均用于形容美好的時節。其反義詞則需結合具體語境分析。

4.使用建議

“良節”屬于文言詞彙,現代口語中較少使用,但在古典文學賞析或特定文化場景(如傳統節慶文案)中仍具表現力。

如果需要更完整的例句或曆史演變分析,可參考《初學記》《全唐詩》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不外乘廣辰鑒赤體出後次次打話帶鞓頂多東又不着,西又不着嘟嘟哝哝敦遣二中杆棒趕節鈎索光顯冠絶翰墨林函丈滑劑揮金如土奬崇節撡精強力壯驚喜近親九筋黃諒察藜火遴集臨邛酒礫琇洛陽伽藍記緑毛幺鳳南陽子堡堠前旆箧笥奇異勸諷是非曲直勢降時雄四論宗陶令菊透洩投置土皷未決文東武西文墨人五雲城鄉語铦磨消憊小公務員霄宇信插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