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連營。《東周列國志》第一○二回:“乃使 衛慶 以 魏 師合 楚 師,築為連壘,以拒 蒙驁 。”
“連壘”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進行解釋:
基本釋義
“連壘”意為“連營”,指相連的營寨或防禦工事,常用于古代軍事語境中,表示多個營壘相互連接形成防禦體系。
出處與用法
該詞在《東周列國志》第一〇二回中有明确用例:“乃使衛慶以魏師合楚師,築為連壘,以拒蒙驁。” 此例中,“連壘”指聯合魏、楚兩軍構築的連片防禦工事。
字義分解
文學實例
宋代李複在《觀山郊閱武》中寫道:“榆落山連壘,川平水帶城”,以“連壘”形容山勢連綿如營壘,體現其文學意象的擴展。
“連壘”主要用于描述軍事防禦布局或自然景觀的連綿形态,兼具實用與文學色彩。
《連壘》是一個形容詞,指的是不間斷地擊中或攻擊目标。它常用于描述戰争、比賽或其他連續進行的活動。
《連壘》的拆分部首是“辶”和“土”,它的總筆畫數是11畫。
《連壘》一詞最早出現在《楚辭》中,用于形容軍隊連續攻擊城壘或敵人的行為。
《連壘》的繁體字是「連壘」。
在古代漢字中,「連壘」的寫法可能有一些差異。然而,「連」和「壘」在古代寫作「連」和「壘」,但讀音和意義基本保持一緻。
1. 在這場比賽中,他連壘三次,幫助球隊取得了關鍵的勝利。
2. 這座城市的防線堅固,敵人難以連壘。
3. 他的投手實力強大,連壘能力也很出色。
1. 連續壘擊
2. 連續攻堅
3. 堅固連壘
1. 連續攻擊
2. 連環擊打
3. 連綿不斷
1. 中斷
2. 斷續
3. 分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