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大屈的意思、大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大屈的解釋

亦作“ 大曲 ”。弓名。《左傳·昭公七年》:“ 楚子 享公于 新臺 ,使長鬣者相,好以大屈。” 杜預 注:“大屈,弓名。” 孔穎達 疏:“《魯連書》曰:‘ 楚子 享 魯侯 於 章華 之臺,與大曲之弓,既而悔之。 蔿啟彊 見 魯侯 , 魯侯 歸之。’大屈即大曲也。” 南朝 梁 簡文帝 《豔歌篇十八韻》:“左把蘇合彈,旁持大屈弓。”一說大屈為寶金,可以為劍。見《史記·魯周公世家》“賜 昭公 寳器” 裴駰 集解引 服虔 說。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大屈”一詞的含義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主要分為以下兩類解釋:

一、作為成語的含義

基本解釋:指被迫屈服、受到嚴重壓制或遭受失敗。

二、作為古代器物的名稱

1. 弓名
文獻記載“大屈”是春秋時期楚國的一種名弓,見于《左傳·昭公七年》。楚王曾将此弓贈予魯侯,後因後悔又設法收回。南朝梁簡文帝詩中亦有“旁持大屈弓”的描述。

2. 寶金說
另一說認為“大屈”指珍貴金屬,可用于鑄劍(《史記·魯周公世家》集解引服虔說),但此說法相對少見。

補充說明

現代語境下,“大屈”作為成語的使用頻率高于器物名稱。若涉及古文閱讀或曆史研究,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向。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屈

大屈是一個漢字詞彙,由“大”和“屈”兩個字組成。下面分别介紹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大屈的拆分部首是“小”字旁,其中“大”字的部首為“一”字旁,屬于簡化的漢字。

根據筆畫的計算,它的總筆畫數為8畫。

來源和繁體

大屈的來源和意義多樣,常見有以下幾種:

  1. 指倒下、屈服的意思,如在“屈服鎮定”的用法中;
  2. 用于表示被迫認錯、投降等,如“屈膝求饒”;
  3. 用于形容身體某個部位曲折、彎曲,如“脊柱屈曲”。

大屈在繁體中的寫法為「大屈」。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大屈的寫法略有不同,主要體現在字形上。具體而言,大屈在古代簡化字中的寫法為「大屈」。

例句

以下是使用大屈的例句:

  1. 他不屈服于困難,始終堅持自己的信念。
  2. 面對強大的壓力,他選擇屈膝求饒。
  3. 年歲漸長,他的腰背開始屈曲。

組詞

與大屈相關的組詞包括:

  1. 屈服
  2. 屈從
  3. 伸屈
  4. 屈曲
  5. 折屈

近義詞

與大屈意思相近的詞彙有:

  1. 屈服
  2. 低頭
  3. 屈從
  4. 退讓

反義詞

與大屈意思相反的詞彙有:

  1. 不屈
  2. 堅持
  3. 抗争
  4. 挺直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