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身自修的意思、束身自修的詳細解釋
束身自修的解釋
謂約束自己,不與壞人壞事同流合污。《後漢書·卓茂傳》:“﹝ 光武帝 ﹞乃下詔曰:‘前 密 令 卓茂 ,束身自修,執節淳固,誠能為人所不能為。’”
詞語分解
- 束身的解釋 ∶約束自己,不放縱束身自修 ∶自己捆住自己,比喻歸順束身以受命詳細解釋.自縛其身。表示歸順。《淮南子·人間訓》:“ 衛 君之來也, 衛國 之半曰:‘不若朝於 晉 。’其半曰:‘不若朝於 吳 。’然
- 自修的解釋 ∶自習 ∶自學自修法語 ∶自我修養詳細解釋亦作“ 自脩 ”。.修養自己的德性。《禮記·大學》:“如琢如磨者,自脩也。”《漢書·遊俠傳·原涉》:“或譏 涉 曰:‘子本吏二千石之士,結髮自修,以行喪推財
專業解析
“束身自修”是一個漢語成語,其詳細意思可以從字面和引申義兩個層面進行解釋,主要強調個人的自我約束與修養提升。
一、 字面與核心含義
- 束身: 字面指約束自己的身體、行為。引申為嚴格要求自己,使言行舉止合乎規範,不放縱、不逾矩。這裡的“束”意為捆綁、約束,“身”代指自身的行為舉止。
- 自修: 指自我修養、自我完善。即自覺地學習、反省、提升自己的品德、學識和能力。
- 整體含義: 指一個人自覺地約束自己的言行,檢點自身,同時緻力于修養品德、鑽研學問,不斷提升自我。它強調的是個體内在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追求道德與學識上的精進。
二、 引申義與深層内涵
“束身自修”不僅停留在行為約束層面,更深層次地體現了一種處世态度和人生追求:
- 嚴于律己: 對自身有高标準、嚴要求,時刻反省,克制不當欲望,遵守道德法律規範。
- 專注内省: 将精力聚焦于自身的品德修養和學識增長上,不過多關注外界紛擾或攀比。
- 追求完善: 有持續學習、不斷進步的意願和行動,力求在道德和才能上臻于完善。
- 潔身自好: 在複雜環境中保持自身清白,不與不良風氣同流合污。
三、 現代應用場景
該成語常用于形容或贊揚那些:
- 在物質誘惑面前能保持清醒、廉潔自律的人(如官員、從業者)。
- 在浮躁環境中能沉下心來專注學習、鑽研業務或提升自我修養的人。
- 注重個人品德,言行謹慎,追求内在充實而非外在浮華的人。
權威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對“束身”和“自修”有詳細釋義,并收錄“束身自修”作為成語詞條,解釋其核心含義為“約束自己,修養品德”。
- 《古代漢語詞典》 (商務印書館):對“束”和“修”的常用義項有權威解釋,有助于理解成語的語素構成。
- 《現代漢語詞典》 (商務印書館):作為規範現代漢語的權威工具書,其對成語的解釋具有廣泛認可度。
“束身自修”意指自覺地約束自身言行,專注于品德修養和學識提升,體現了嚴于律己、潔身自好、追求自我完善的高尚品格。它是中華傳統文化中強調個人道德自律和内在修養的重要體現。
網絡擴展解釋
“束身自修”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解釋:
一、基本解釋
- 拼音:shù shēn zì xiū
- 結構:并列式四字成語,感情色彩中性。
- 核心含義:指通過嚴格約束自身行為,不與不良風氣或惡行同流合污,專注于提升品德修養。
二、詳細内涵
- “束身”與“自修”分解
- 束身:意為約束身體和行為,遵循道德規範,保持正直。
- 自修:強調自我修養,通過内在反思與學習完善人格。
- 深層意義
該成語不僅指行為上的自律,更注重内心的淨化,強調“束心”以戰勝私欲,将外在規範轉化為内在準則。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克己奉公、修身養性、潔身自愛。
- 反義詞:放蕩不羁、同流合污、恣意妄為。
四、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個人在道德修養、學習或工作中的自律行為。例如:
- 在複雜環境中堅守原則,不受誘惑;
- 通過日常小事磨煉意志,如明代徐溥以黃豆記錄善行、黑豆記錄過失的典故。
五、典故與出處
最早見于《後漢書·卓茂傳》,東漢光武帝曾下诏稱贊卓茂“束身自修,執節淳固”,肯定其嚴于律己的品格。
通過以上分析可見,“束身自修”不僅是一個行為準則,更是一種将自律内化為精神追求的修養境界。
别人正在浏覽...
扳蔓儤使裱背鋪弊壞髲子常從成佛赤鐵礦純白祠谒盜名字斷約對講機肚裡蛔蟲二千石凡識焚椒傅母咯吱股抃桂酒椒漿寒丘恨鐵不成鋼黃連木緩土回眷剪惡除奸降筆嚼用竭智經廠本啾啾唧唧開淘括刷纍絷柳子戲漏春和尚默觊拿頂弄晴派頭十足篇秩屏移前良灊廬齊聲秋玉氣象火箭日來生離是甚手函疏忽職守水栅酸丁訴白崄澁蕭曹曉唱寫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