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泛指貴家子孫。 晉 葛洪 《抱樸子·崇教》:“若夫王孫公子,優遊貴樂,婆娑綺紈之間,不知稼穡之艱難。”《古今小說·汪信之一死救全家》:“王孫公子、富家巨室,人人來買 宋五嫂 魚羹喫。”《兒女英雄傳》第十四回:“他這個徒弟因交遊甚廣,認得的王孫公子極多。”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五七章:“昔日的王孫公子,達官貴人,今天都成了難民。”
"王孫公子"是一個漢語複合詞,通常指代古代貴族官僚的子弟,強調其出身顯赫、地位尊貴。其詳細釋義如下:
核心含義
指代貴族或顯宦的後裔,特指出身高門、地位尊貴的年輕男子。
來源:《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
構詞溯源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社會階層象征
常見于古代文獻,凸顯其身份特權,如《紅樓夢》中賈寶玉等角色即被稱作"王孫公子",反映其生于"鐘鳴鼎食之家"的背景。
來源:《紅樓夢》庚辰本第五回
文學意象
詩詞中多暗含纨绔習氣,如杜甫《哀王孫》暗諷貴族子弟的浮華,白居易《琵琶行》"五陵年少争纏頭"亦屬同類意象。
來源:《全唐詩》卷四百三十六
當代用法弱化階級色彩,泛指家境優渥、生活奢華的年輕男性,常見于社會評論或文學描寫,略帶貶義(如"纨绔子弟")。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漢語大詞典》:
"王孫公子,舊時對貴族、官僚子弟的尊稱。"
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ISBN 9787543200472
《辭源》:
"公子王孫,指貴族後裔。"
來源:商務印書館,2015年修訂版,ISBN 9787100083771
詞彙 | 側重點 | 情感色彩 |
---|---|---|
王孫公子 | 出身門第 | 中性→略貶義 |
纨绔子弟 | 行為驕奢 | 貶義 |
膏粱子弟 | 生活奢靡 | 貶義 |
來源:《現代漢語分類詞典》(蘇新春主編)
“王孫公子”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基本釋義
指舊時貴族、官僚的子弟,後也泛指王公貴族的公子。該詞多用于描述出身顯赫但可能不事生産、生活優渥的群體,部分語境中含貶義。
出處與演變
近義詞與反義詞
用法與例句
擴展說明
該詞在不同曆史時期含義略有變化:早期側重身份界定,後期逐漸衍生出對特權階層生活方式的諷喻。
若需更多例句或文獻引用,可參考《戰國策》《抱樸子》等古籍原文。
薄脆不好惹察言觀色塵熛晨暝隥道低壓敦囑阏絕峨眉汾陽紛藴伏祭改俗遷風弘方後蜀黃栌戒定慧驚避糾纏不清酒餌酒渣鼻積疑噘嘴框定攔截牢鼎濂洛躐跻麟鳳爐穗門皂妙色默愧曩歲男聲牛骥同皁潛盾锵湧七寶高車請求秦觀饒劇乳牀山記嬗娟升過沈禜筮地試讀石子説起風就是雨俗輩速達調撥團圓土虺無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