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毛換髓的意思、伐毛換髓的詳細解釋
伐毛換髓的解釋
削去舊的毛發,換去舊的骨髓。比喻徹底改變原來的面貌。 明 梅禹金 《昆侖奴》第四折:“你此去伐毛換髓,變姓逃形,我何處會得你着。”參見“ 伐毛洗髓 ”。
詞語分解
- 伐的解釋 伐 á 砍:伐樹。砍伐。 征讨:讨伐。伐罪(征讨有罪的人)。口誅筆伐。 自誇:伐善(誇自己的好處)。伐智。不矜不伐。 筆畫數:; 部首:亻; 筆順編號:
- 髓的解釋 髓 ǐ 骨頭的空腔中像膠狀的東西:骨髓。精髓(喻精華)。 像骨髓的東西:脊髓。腦髓。延髓(後腦的一部分)。 植物莖的中心部分,由薄壁的細胞組成。 筆畫數:; 部首:骨;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伐毛換髓”是一個古代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指通過徹底改變外在形象或内在本質,達到脫胎換骨的效果。既可形容外在面貌的颠覆性變化,也可比喻通過刻苦努力實現内在素質的提升。
詳細解析
-
字面意義
- “伐毛”:削去毛發;“換髓”:更換骨髓。字面指對身體進行極端改造,強調改變的徹底性。
- 類似“脫胎換骨”,但程度更深,帶有舍棄舊有狀态的決絕感。
-
引申含義
- 外在改變:如隱姓埋名、改頭換面(例:明·梅鼎祚《昆侖奴》中“變姓逃形”的描寫)。
- 内在提升:通過艱苦修煉或學習,摒棄浮華與不足,追求真實與完善(例:現代用于形容人通過努力成為實力派)。
出處與用法
- 成語出處:明代戲曲《昆侖奴》第四折:“你此去伐毛換髓,變姓逃形……”。
- 結構特點:聯合式成語,四字結構,中性色彩,多用于書面語境。
- 現代例句:
“他曆經十年鑽研,伐毛換髓般從普通技工蛻變為行業專家。”
注意事項
- 該成語生僻且具誇張色彩,日常使用較少,多用于文學或強調巨變的場景。
- 需結合語境區分“外在改造”或“内在革新”的具體指向。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昆侖奴》原文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伐毛換髓,這個詞意思是指剃去須發和改善體質。現在讓我們來分解一下這個詞的部首和筆畫。它的部首是“毛”和“骨”,其中“毛”是指須發,而“骨”則代表身體骨骼。這個詞共有十四劃。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醫學理論,認為通過剃毛可以達到美容和健康的效果。繁體字的寫法是「伐毛換髓」,其中的「換」有時也會寫作「換」。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會有一些變化,例如「伐毛換髓」在古代可能寫作「伐毛換髓」。這個詞可以用于例句,例如:“他每天都堅持伐毛換髓,以保持健康和年輕。”在組詞方面,與“伐毛換髓”相關的詞彙有很多,比如“養生”、“保健”等。近義詞可以是“剃發改體”,而反義詞則可以是“留發存膿”。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