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負險。《管子·七法》:“不遠道裡,故能威絶域之民;不險山河,故能服恃固之國。” 唐 常衮 《賀破山南賊表》:“遂使恃固之壘,遽復於隍;将領之渠,盡袊其甲。”
“恃固”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恃固”指依仗堅固的事物或地位,強調依賴某種優勢(如地理險要、自身能力或社會地位)而自以為不可動搖。例如《管子》中提到“服恃固之國”,即指征服那些憑借險要地勢固守的國家。
古代文獻
詞義擴展
現代用法中,詞義從具體的地理險要擴展到抽象層面,如依賴權力、財富等穩固條件而忽視潛在危機。
總結來看,“恃固”既可用于描述客觀的防禦狀态,也可批判主觀上的盲目自信,需結合語境具體分析。
恃固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依仗某種堅固的事物、地位或力量進行行動或保護。它是一個動詞,常用于形容人依仗某種條件或力量而有所堅持。
恃固的部首是心,由共4個筆畫組成。
恃固是中國古代漢字,具有悠久的曆史。它的詞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
恃固的繁體字為「恃固」。
在古代,恃固的寫法可能稍有差異。但總體上保留的意義和音近似于現代寫法。
1. 他恃固自己的才能,拒絕了别人的幫助。
2. 她對于成功的恐懼使她恃固着自己能力。
恃才傲物、恃功自傲、恃強淩弱。
仗勢、依靠、依仗、倚賴。
舍棄、嫌棄、放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