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必恭必敬的意思、必恭必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必恭必敬的解釋

(1) [very deferentially] 形容态度十分恭敬。必:一定。恭:謙遜有禮貌

但須一桌菜祭之,必恭必敬,即盡人子之孺慕。——清· 秋瑾《秋瑾集》

(2) 亦作“畢恭畢敬”

詳細解釋

十分恭敬貌。必,通“ 畢 ”。語本《詩·小雅·小弁》:“維桑與梓,必恭敬止。”《官場現形記》第四四回:“大家必恭必敬,聲息俱無,靜聽大帥的吩咐。” 魯迅 《彷徨·離婚》:“‘的的确确。’尖下巴少爺趕忙挺直了身子,必恭必敬地低聲說。”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必恭必敬”是一個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拼音

bì gōng bì jìng()

釋義

形容态度十分恭敬,帶有端莊禮貌的意味。其中“恭”和“敬”均表示謙遜、尊重的态度。


出處

源自《詩經·小雅·小弁》:“維桑與梓,必恭敬止。”原指對故鄉的桑樹和梓樹心懷敬意,後引申為對人的恭敬态度。


用法與結構


近義詞與反義詞


例句

  1. 他必恭必敬地将書遞給老師,請求解答問題。
  2. 面對長輩時,她總是表現得必恭必敬。

補充說明

如需更多例句或典故細節,可參考《詩經》原文或成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什麼是《必恭必敬》

《必恭必敬》是由四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包含了“必”、“恭”、“敬”三個部分,意為“必須虔誠恭敬地對待”。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一個人對待他人或事物時具有敬畏、恭敬的态度。

拆分部首和筆畫

1. “必”字的部首是“心”,總共有兩劃。 2. “恭”字的部首是“心”,總共有九劃。 3. “敬”字的部首是“攵”,總共有十劃。

來源和繁體

《必恭必敬》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文學作品《左傳》中。在繁體中,這個成語的書寫形式為「畢恭畢敬」。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略有不同。《必恭必敬》在古代的書寫形式為「必耕必敬」。

例句

1. 作為學生,我們應該對老師保持《必恭必敬》的态度,認真聽講并尊重他們的教學。 2. 宗教儀式要求信徒們以《必恭必敬》的态度面對神聖的儀式。

組詞

必然、必需、恭敬、必勝、必要

近義詞

虔誠恭敬、虔誠敬重、恭敬有禮

反義詞

漫不經心、不尊敬、無禮态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