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法戒的意思、法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法戒的解釋

楷式和鑒戒。《漢書·劉向傳》:“數上疏言得失,陳法戒。” 宋 曾鞏 《<說苑>目錄序》:“ 向 采傳記、百家所載行事之迹,以為此書。奏之,欲以為法戒。” 清 曾國藩 《緻劉孟容書》:“修訂六籍,昭百王之法戒,垂千世而不刊。”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三篇:“《説苑》今存,所記皆古人行事之迹,足為法戒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法戒”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釋義可從字源、典籍、宗教三個維度解析:

  1. 字義解析

    “法”本義為刑法、規範,《說文解字》釋為“刑也,平之如水”;“戒”指警戒、戒律,《說文》稱“警也”。二字合指“以規範為準則的警戒約束”。

  2. 典籍用例

    古代文獻中多指行為準則與道德規訓。如《禮記·曲禮》鄭玄注:“法戒者,禮法所禁,若履霜堅冰至。”強調通過禮法實現自我約束。清代章學誠《文史通義》亦言:“法戒存乎事迹,善惡昭于勸懲”,突顯其教化功能。

  3. 佛教釋義

    在佛學語境中,“法戒”特指戒律與教法的結合。唐代窺基《成唯識論述記》載:“法謂軌持,戒即防非”,指通過持戒防止惡行、護持正法。近代印光法師在《文鈔》中強調:“法戒雙修,方證菩提”,将戒律與佛法修持并重。

需說明的是,現代漢語中該詞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古典文獻及宗教文本研究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

“法戒”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

“法戒”由“法”(法律、法則)和“戒”(警戒、戒備)組成,核心含義是通過法律或典範事例起到警示作用。具體包括:

  1. 法律的警告:強調遵守法規,警惕違法犯罪行為()。
  2. 楷式與鑒戒:指可作為典範的準則或反面教訓,如《漢書·劉向傳》中“陳法戒”即通過曆史事例勸誡君主()。

二、曆史淵源

該詞最早見于《漢書》,劉向曾多次上書“言得失,陳法戒”,通過曆史案例為統治者提供治國參考()。宋代曾鞏在《<說苑>目錄序》中也提到其“欲以為法戒”,說明其作為鑒戒的功能()。

三、使用場景

四、其他延伸

部分文獻提到道教中的“法戒”指戒律(),但此用法較少見,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提示: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漢書》《說苑》等文獻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闇人班曹報本反始猋發不相能蟬紋誠祈沖斥倒大來敷蘛鹳雀鬼钗鼓進鼓口含秀狢子畫描虎視耽耽谫谫交戞羁單矜平躁釋九重圍基緒科率科榮孔忤叩阙靈脩路節蠻氣密藏民富國彊鳥跕朋來竊犯球衣阒沈遶佛熱機人亡物在時世世喧守財虜水火無交朔參官説嘴郎中死路一條松竹梅鎖孔螳臂當轍添加退恧頑闇巍昂溫廬誤拿無町畦相親相愛遐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