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松竹梅的意思、松竹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松竹梅的解釋

松與竹經冬不凋,梅則寒冬生花,故習稱為“歲寒三友”。 清 高士奇 《金鳌退食筆記》卷下:“ 五龍亭 舊為 太素殿 ,創于 明 天順 年,在 太液池 西南向,後有草亭,畫松竹梅于上,曰‘歲寒門’。”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梅竹石三友》:“梅寒而秀,竹瘦而壽,石丑而文,是為三益之友。今人但知松竹梅為三友,莫知梅竹石之為三友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松竹梅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意象,合稱“歲寒三友”,其象征意義和文化内涵可從以下三方面詳細解析:

一、松的象征意義

松樹代表堅韌不拔、正直高潔。它在寒冬中依然常青,枝幹如鐵、紮根岩石,象征逆境中頑強不屈的精神()。松樹挺拔的姿态更被文人視為剛正不阿的人格化身,如詩句“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即是對其品格的贊美()。

二、竹的象征意義

竹子的虛心有節、甯折不彎特性最受推崇。其“中空外直”的形态寓意謙遜包容的胸懷,而風雨中甯斷不曲的韌性則象征堅持原則的氣節()。蘇轼曾以竹自勉,推崇其“未出土時先有節,及淩雲處尚虛心”的境界()。

三、梅的象征意義

梅花以淩霜傲雪、冰清玉潔著稱。它在寒冬綻放,不與百花争春,體現超凡脫俗的品格()。明代畫家王冕的墨梅圖題詩“不要人誇好顔色,隻留清氣滿乾坤”,正是對其高潔之美的诠釋()。

文化淵源與影響

三者組合為“歲寒三友”源于宋代文人畫題材,後演變為吉祥圖案,代表逆境中的忠貞友誼與高尚人格()。這一意象不僅常見于詩詞書畫,更融入建築裝飾(如故宮“歲寒門”彩繪)和日常器物,成為中華文化的精神符號()。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松竹梅的意思

《松竹梅》是一個漢字詞語,指代了三種不同植物,分别是松樹、竹子和梅花。這三種植物在中國文化中象征着不同的品質和意義。

拆分部首和筆畫

《松竹梅》這個詞的部首分别是木(mù)和艹(cǎo)。松的筆畫數為8,竹為6,梅為11。

來源

《松竹梅》來源于中國傳統文化,最早可追溯到宋代。這個詞語經常用來形容三種不同性格、能力或地位的人,分别代表了堅貞剛直、潇灑清雅以及傲霜鬥雪的品質。

繁體

《松竹梅》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松竹梅」。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松竹梅」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整體上仍然是由「木」和「艹」組成。不同的書法家和曆史時期可能會有微小的變化。

例句

1. 他的品質如同松竹梅一般,高尚而堅定。

2. 她的風度翩翩,宛如竹子般潇灑。

3. 他的毅力和堅韌有如梅花一般。

組詞

松風、竹影、梅雪、松柏、竹籬、梅開等。

近義詞

松樹的近義詞可以是松木、油松;竹子的近義詞可以是筍、竹筍;梅花的近義詞可以是梅核、冰梅。

反義詞

松樹的反義詞可以是柳樹、桃樹;竹子的反義詞可以是菜心、蔬菜;梅花的反義詞可以是岩藻、苔藓。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