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敦雅的意思、敦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敦雅的解釋

敦厚雅正。《三國志·蜀志·麋竺傳》:“ 竺 雍容敦雅,而幹翮非所長。”《明史·吳山顧錫疇等傳贊》:“要其守正自立,不激不争,淳靜熟雅,承平士大夫之風流,概可想見矣。” 羅惇曧 《文學源流·總論》:“文之既立,何殊駢散? 西漢 以前,渾樸敦雅,駢不慮雜,散不病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敦雅”是由“敦”與“雅”組合而成的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代“敦厚文雅”的品性修養。從單字釋義來看,“敦”在《漢語大詞典》中解釋為“誠樸寬厚,笃實誠懇”,如《孟子·萬章下》載“敦善行而不怠”;“雅”則指“正而有美德者”,《說文解字》注“雅,楚烏也……取其守正有儀”,後引申為高尚的言行風範。

作為整體概念,“敦雅”最早見于史書人物評價,例如《後漢書·窦融傳》稱窦融“性敦雅,有器局”,形容其為人兼具質樸的德行與端方的儀态。在當代漢語中,該詞多用于描述人物氣質,特指内在品格忠厚與外在舉止典雅的高度統一,常見于文學評論與人物傳記中。

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網絡版):https://www.zdic.net
  2. 《後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https://www.zhbc.com

網絡擴展解釋

“敦雅”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dūn yǎ,其核心含義為敦厚雅正,形容人品行溫厚、莊重而不失高雅。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文獻出處與用法

  1. 曆史典籍:
    • 《三國志·蜀志·麋竺傳》提到“雍容敦雅”,描述人物的莊重與高雅。
    • 《明史》用“淳靜熟雅”形容士大夫的風範,與“敦雅”内涵相通。
  2. 詩詞引用:
    • 宋代詩人林逋寫道“弦歌敦雅俗”,體現以敦雅之風教化民衆。
    • 王邁贊友人“高風激貪懦,雅契超尋常”,凸顯敦雅品格的感召力。

現代應用


相關詞彙

如需更深入的文獻例證或詩詞解析,中的具體出處。

别人正在浏覽...

闇過榜阙保舉彼蒼痹醫層樓谶候徹綴抶疻沖刺畜生道錯怪大斧劈丹道動身鈍拙堕淚碑翻蓋紛紛穣穣封建士大夫感帝告竣拱手歸根結底故主鲎醬還債火前春攪拌嘉錫節選金駕就便菌桂客傭口調藍采和埒才角妙邏兵冥室牛錄額貞尀耐謙克钤識親姻取士任臆軟囊囊涉套噬不見齒石虎殿侍駕素劄堂防堂房攤鋪梯磴無成巫神顯露頭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