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梯子的梯級。 唐 盧仝 《月蝕詩》:“上天不為臣立梯磴,臣血肉身,無由飛上天,揚天光。”
(2).磴道。 宋 蘇轼 《次韻孔文仲推官見贈》:“上山絶梯磴,堕海迷津涯。” 清 魏源 《天台紀遊》詩:“四面絶梯磴,千翠環耿介。”
“梯磴”是一個古漢語詞彙,通常指階梯或台階結構,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分析:
梯子的梯級
指梯子上的橫木或台階結構。例如唐代盧仝《月蝕詩》中“上天不為臣立梯磴”,此處“梯磴”即比喻登天的階梯。
山路的石階(磴道)
也指山間人工開鑿的台階或石階路徑。如宋代蘇轼《次韻孔文仲推官見贈》中“上山絶梯磴”,清代魏源《天台紀遊》中“四面絶梯磴”,均描述險峻山路的台階。
補充說明:
建議在閱讀古文或涉及傳統建築、登山路徑的描述時關注此詞,現代語境中可替換為“台階”“石階”等更通俗的表達。
《梯磴》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梯和磴。
梯字的部首是木,總筆畫數為11。在繁體字中,梯字的寫法為塀。
磴字的部首是石,總筆畫數為15。在繁體字中,磴字的寫法為礅。
梯磴的意思是山上或樓梯上用來方便攀登或行走的台階或級石。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梯字的變體寫法有梯觇、梯覽,磴字的變體寫法有陡,都表示與攀登、台階或級石相關的含義。
以下是《梯磴》的用法示例:
1. 登上梯磴,我們一步步往上攀爬,終于到達最高的山頂。
2. 這座宮殿之前鋪滿了磴道,讓人感到莊嚴而又莊重。
組詞:
梯階、梯級、梯田、石磴、山磴、級石等。
近義詞:
石級、階梯、登山道、山梯等。
反義詞:
平地、坡地、山坡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