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xi] 小型出租汽車
[英Taxi]小型出租汽車。 茅盾 《劫後拾遺》:“ 老魏 當真醉了,弄一部的士來送他回旅館去罷?”《羊城晚報》1981.11.9:“我要做兩份工,白天開的士,晚上開垃圾車。”
“的士”是現代漢語中常見的詞彙,其含義及背景可綜合以下要點解釋:
“的士”指代出租汽車,即按裡程或時間計費、供人臨時租用的小型載客汽車。該詞源于英語“taxi”的音譯,在粵語發音中與“的士”相近,因此成為中文地區的通用稱呼。
據記載,1907年紐約首次出現計程車服務,20世紀中期“的士”一詞通過香港傳入内地,逐漸取代“馬車”等舊稱。法語中亦使用“taxi”一詞,印證其國際通用性。
作為改革開放後普及的詞彙,“的士”反映了語言接觸現象,也體現交通方式現代化進程。其簡潔發音和表意功能使其成為高頻生活用語。
的士是指城市中的一種公共交通工具,通常是由出租車司機駕駛的車輛。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個詞的詳細信息。
的士的部首是⼣ (⼥),它表示女性。的字部首有四畫,士字部首有三畫。整個詞共有七個筆畫。
的士一詞來源于廣東話,是對"的哥"和"士多"兩個稱呼的合并。"的哥"指的是年長一點的出租車司機,而"士多"即指的是小店。這個詞彙最早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的香港。
在繁體中文中,的士可以被寫作「的士」。
在古時候,的士的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沒有太大的變化。
1. 昨天我乘坐的士去機場。
2. 的士司機禮貌地開門迎接乘客。
3. 我在人多擁擠的街道上打手勢叫來了一輛的士。
的士往往與下面的詞彙搭配使用:
1. 的士站
2. 的士司機
3. 的士隊伍
的士的近義詞有出租車、計程車、出租轎車等。
的士的反義詞是私家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