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未被錄取者的試卷。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内閣三·古道》:“ 王文祿 亦博洽士也……是科正 太倉 主考,榜後搜取其落卷閲之。”《儒林外史》第七回:“隨即在各幕客房裡把童生落卷取來,對着名字、坐號,一個一個的細查。”《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一回:“還有許多落卷,叫人去取了來罷。”
“落卷”是漢語詞彙,拼音為luò juàn,具體含義如下:
指未被錄取者的試卷,即科舉考試中落榜考生的答卷。該詞由“落”(未被錄取)和“卷”(試卷)組合而成,常見于明清科舉制度的語境中。
多用于描述古代科舉制度中的考務流程,如考生查卷、考官複核等。現代也可借指未被選拔的考試答卷,但需結合具體語境。
如需更完整的文獻例證或曆史細節,可參考《儒林外史》《野獲編》等原著或相關研究資料。
落卷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書籍閉卷的樣子,即卷書合上的狀态。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草字頭和卷字邊。拆分為4個筆畫,其中草字頭為2個筆畫,卷字邊為2個筆畫。
《落卷》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的經書中,指的是讀書人讀完一卷書之後将其合上的動作和狀态。後來逐漸演變成形容書籍閉卷的意思,并進一步引申為事物結束、告一段落的意義。
繁體字「落」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而「卷」字在繁體中的寫法為「捲」。
在古代,「落」字的寫法與現在相似,每個筆畫的構造也基本相同。而「卷」字則有所變化,古代的寫法為「巻」,它的構造中含有「巳」字旁,表示卷曲的意義。
1. 經過幾個月的艱苦努力,我終于完成了這本小說的寫作,今天我要把它落卷了。
2. 學期末考試結束後,同學們紛紛将教科書落卷放入書櫃中。
3. 電視劇《紅樓夢》的拍攝工作已經落卷,觀衆們期待着它的播出。
1. 卷簾:指可以卷起來的窗簾。
2. 卷起:指卷起或卷曲的動作。
3. 卷煙:指卷成的煙。
4. 落敗:指在戰鬥、競賽等中失敗。
5. 落葉:指樹木的葉子因枯萎而從樹上掉落。
1. 合卷:指書籍合上的狀态,與落卷意思相似。
2. 閉卷:指考試中不允許翻閱書籍和筆記,與落卷含義一緻。
展卷:指書籍展開閱讀的狀态,與落卷意義相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