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弄兵的意思、弄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弄兵的解釋

(1).謂輕率動兵。《漢書·王莽傳下》:“惟 翼平 連率 田況 素果敢,發民年十八以上四萬餘人,授以庫兵…… 莽 讓 況 :‘未賜虎符而擅發兵,此弄兵也,厥辠乏興。’”

(2).喻指興兵作亂。 唐 杜牧 《詠歌聖德遠懷天寶因題關亭長句四韻》:“君王若悟治安諭, 安 史 何人敢弄兵。”《新唐書·劉潼傳》:“宰相 崔鉉 曰:‘此陛下赤子,迫於飢寒,弄兵山谷間,不足讨,請遣使喻釋之。’”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葉洪斥侂胄》:“ 侂胄 弄權不已,必至弄兵。”《清史稿·阿哈出王杲傳論》:“ 王杲 乘之起,父子弄兵十餘年乃滅。”參見“ 弄兵潢池 ”。

(3).指使槍弄棒之類。 元 無名氏 《福甯州謠》:“大男終歲食無鹽,老婦蒸藜淚盈掬。阿郎辛苦學弄兵,年年販鹽南海濱。擔頭有鹽兵一束,羣行大隊驚四鄰。”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弄兵”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表示玩弄兵器或輕率地從事軍事活動,常帶有貶義色彩,指不慎重地挑起戰争、沖突或挑釁行為。該詞源于古代漢語,在現代語境中多用于形容魯莽的軍事行動或政治挑釁。

從詞典角度解析,“弄兵”可拆分為“弄”和“兵”兩部分:“弄”意為玩弄、戲弄,引申為輕率處理;“兵”指兵器、軍隊或戰争。整體含義強調一種不負責任或兒戲般的軍事行為,常用于批評那些缺乏戰略考量的挑釁。例如,在句子“他輕率弄兵,導緻局勢惡化”中,“弄兵”凸顯了行為的魯莽性和負面後果。

在權威詞典中,《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出版)将“弄兵”定義為“輕率地玩弄軍事,挑起事端”,并指出其常見于曆史或文學語境,如古代史書中描述藩鎮割據時的“弄兵之舉”。參考來源: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

“弄兵”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輕率動兵
    指未經慎重考慮或未獲授權而擅自調動軍隊。例如《漢書·王莽傳》記載,田況因未得虎符擅自發兵,被王莽斥責為“弄兵”。

  2. 興兵作亂
    常用于形容叛亂或武力對抗政權。如唐代杜牧詩雲:“君王若悟治安谕,安史何人敢弄兵”,以“弄兵”暗指安史之亂。

  3. 使槍弄棒
    指習武或操練兵器。元代文獻提到“大男終歲食無鹽,老婦蒸藜淚盈掬”,側面反映了民間習武的現象。


二、典故與用法


三、語言特征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典故或例句,可參考《漢書》《全唐詩》等文獻,或查看上述來源網頁的完整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

保伍铋铋偪促伯姬捕壯愁凄吹毛求瑕辍味處尊居顯搗蛋鬼抵背扼喉丁字鋼讀書君子岎崯佛郎機臯渚官廳龜腳谷泉環眼馬滬江建陽忌褊戢迹汲汲營營機伶驚靁靜溫近用救生船郡政诳瞞框子魁重礧砢靓麗珑璁龍符鸾車爐子片瓦無存箝兵奇畫齊頭并進祇陀曲襟羣司曲術笙竽沈漠水鼠書鋪探支貼兌投戈講蓺托咎誣讕下款蝦蟇黏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