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肥馬輕裘的意思、肥馬輕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肥馬輕裘的解釋

語本《論語·雍也》:“ 赤 ( 公西赤 )之適 齊 也,乘肥馬,衣輕裘。”謂騎着肥壯的駿馬,穿着輕暖的皮袍。後以“肥馬輕裘”形容生活豪華。 唐 白居易 《閑適》詩:“肥馬輕裘還且有,粗歌薄酒亦相隨。” 元 石子章 《竹塢聽琴》第二折:“我這粗衣淡飯貧休笑,你那裡肥馬輕裘富莫誇。” 明 王錂 《尋親記·告借》:“肥馬輕裘得自然,一生不惜買花錢。”《紅樓夢》第七九回:“古人異姓陌路,尚然‘肥馬輕裘,敝之無憾’,何況咱們?” 蘇曼殊 《碎簪記》:“當餘新歸 海上 ,偕 靈運 蔔居 湧泉路 ,肥馬輕裘與共。”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成語:肥馬輕裘
拼音:féi mǎ qīng qiú
結構: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

一、釋義

形容生活豪奢,指人騎肥壯的駿馬,穿輕暖的皮衣。含中性色彩,既可體現富貴,也可暗含批評奢侈之意。

二、出處與典故

源自《論語·雍也》:子華出使齊國時,孔子評價其“乘肥馬,衣輕裘”,并強調“君子周急不濟富”,即真正有德之人應幫助貧困者而非錦上添花。後演變為成語,典出《三國志》注引《漢末名士錄》等文獻。

三、用法示例

  1. 古例:唐代白居易《閑適》詩雲“肥馬輕裘還且有,粗歌薄酒亦相隨”。
  2. 今例:
    • “他雖肥馬輕裘,卻不懂充實自我,令人鄙夷。”
    • “人們追求腰纏萬貫、肥馬輕裘的生活,但并非易事。”

四、近義與反義

五、文學擴展

宋代辛棄疾《水龍吟》中“輕裘肥馬”化用此典,暗喻豪奢與落寞的對比。

如需更多例句或語境分析,可參考《漢典》或《搜狗百科》的詳細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肥馬輕裘

《肥馬輕裘》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人物馬不肥壯,衣着卻華麗豪華。

該成語的拆分部首是:⺝(革字旁)+ 馬(馬的部首)+ 車(車的部首)+ 衣(衣的部首)。

《肥馬輕裘》的來源可追溯到《戰國策·齊策四》:“州人馬多,作邑之賈者多馱食貨于馬背。齊人重其力而輕其用,故馬不蕃,衣輕。”意指齊地的人們崇尚華麗的服裝,卻忽視了養馬之事,導緻馬隻是體态瘦弱而不壯實。後來,這個故事引申為形容人物馬體态瘦小而衣着華麗的現象。

在繁體字中,肥馬輕裘為「肥馬輕裘」。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肥馬輕裘為「肥馬輕裘」,字形與現代稍有不同,但依舊能夠辨認出來。

以下是使用《肥馬輕裘》這個成語的例句:

1. 他虎背熊腰,卻經常穿着一身肥馬輕裘,真是前呼後擁的奇葩。

2. 這位明星雖然外形瘦小,卻總是身穿肥馬輕裘,給人一種不搭調的感覺。

3. 那個富商馬不壯實,卻總是衣冠楚楚,堪稱肥馬輕裘的典範。

組詞:肥大、馬匹、輕佻、裘皮。

近義詞:裝束華麗、穿戴奢華、物極必反。

反義詞:馬壯體碩、衣着樸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