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安勸的意思、安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安勸的解釋

安撫勉勵。《書·顧命》:“柔遠能邇,安勸小大庶邦。” 孔 傳:“言當和遠又能和近,安小大衆國,勸使為善。” 孔穎達 疏:“於彼小大衆國,皆安之勸之。安之,使國得安存;勸之,使相勸為善。”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一》:“恪慎于厥躬,祗勤于大訓,必能誕敷至化,安勸庶邦。”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安勸"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屬于古語用法,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其核心含義可拆解為:

  1. 基本釋義:

    • 安: 此處取其“安撫、安定、使平靜”之意。
    • 勸: 此處取其“勸勉、勸導、鼓勵”之意。
    • 合義: “安勸”意指通過安撫、慰藉的方式來進行勸導、勉勵。它強調的是一種溫和、體貼、以安定對方情緒為前提的勸說方式,旨在使對方更容易接受勸導,從而達到鼓勵或引導的目的。區别于強硬的命令或嚴厲的批評。
  2. 深層内涵與用法:

    • 側重方式: 強調勸導過程中的“安撫”手段。勸導者需先體察對方的心境,平息其不安、抵觸或消極情緒,營造一個易于接受建議的氛圍,再進行勸導。
    • 目的導向: 最終目的是為了“勸”,即引導對方向善、改正錯誤、接受意見或采取積極行動。安撫是手段,勸勉是目的。
    • 語境應用: 常用于描述上級對下級、長輩對晚輩、或處于勸導者地位的人,對處于困境、情緒低落或有抵觸心理的對象進行勸導的場景。例如,古籍中可能用于描述君王安撫勸勉臣民、長輩安撫勸導後輩等。
    • 與現代詞彙的關聯: 其含義與現代漢語中的“撫慰勸導”、“寬慰勉勵”、“安撫并曉之以理”等表達相近。
  3. 權威詞典釋義參考:

    • 《漢語大詞典》: 對“安勸”的解釋為“安撫勸誡”。該釋義精煉地概括了其核心動作:先“安”(安撫),後“勸”(勸誡/勸導)。來源:《漢語大詞典》(第3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ISBN 7-5432-0013-9, 第 1023 頁。
    • 《辭源》(修訂本): 雖未直接收錄“安勸”詞條,但對“安”的釋義中包含“安撫,安定”,對“勸”的釋義包含“勉勵,獎勵”和“勸告,勸說”。其組合邏輯支持“安撫勸導”之意。來源:《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
    • 古代文獻佐證: 清代學者王念孫在《廣雅疏證·釋诂一》中提到:“安,撫也。” 并在相關條目中涉及勸勉之意,雖非直接解釋“安勸”,但為理解其構成提供了依據。來源:[清]王念孫《廣雅疏證》。

“安勸”是一個古語詞,意指通過安撫、慰藉的方式來進行勸導和勉勵。它體現了中國傳統勸導藝術中注重方式方法、以情動人、以理服人的特點,強調在對方情緒穩定的基礎上進行有效的引導和鼓勵。在現代語境中,其内涵常融入“撫慰勸導”、“耐心開導”等表達之中。

網絡擴展解釋

“安勸”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安勸(拼音:ān quàn)指通過安撫與勸慰的方式使人心情平靜,并勉勵其積極面對困境。核心含義是「安撫勉勵」。


二、字詞結構解析

  1. 「安」:意為安定、平靜,此處指通過語言或行動使他人情緒穩定。
  2. 「勸」:包含勸告、鼓勵之意,強調用溫方式引導他人走出困境。 二者結合,體現心理安撫與行動激勵的雙重作用。

三、古典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尚書·顧命》:“柔遠能迩,安勸小大庶邦。” 孔傳注疏解釋為“安小大衆國,勸使為善”,即通過安撫與勸導使邦國和諧。唐代韓愈《順宗實錄》中也有類似用法,如“安勸庶邦”。


四、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在他人遭遇挫折、焦慮或沖突時,通過言語寬慰和正向激勵幫助其恢複平靜。例如:


五、相關詞彙

近義詞:勸慰、撫慰;反義詞:激怒、挑唆
提示: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用法,可參考《尚書》及唐代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拜禮擺攤百緒逋債材異朝秦暮楚塵昏辍卷存慰遳脆當牢東扯葫蘆西扯瓢冬年節東災豆花陡趄蜚刍挽粟高祖乖調黃蛇火樹谏友叫讙教育學景鄉九鐘跼脊考期烤肉空城計孔規恐猲垮台匮竭料實麗典理懷陸九淵録貼馬拉松美詠千奴共一膽情信全策佉樓書韶箾繩伎舍生取義勢孤力薄水渌渌司南車騰迹天趣曈曈土龍刍狗瓦西裡耶夫兄弟物象相承枭色心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