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杜茝的意思、杜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杜茝的解释

香草名。《淮南子·人间训》:“申菽、杜茝,美人之所怀服也。” 高诱 注:“皆香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杜茝是汉语古籍中记载的一种香草名称,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展开:

一、词源与字义

"杜茝"由"杜"与"茝"二字构成。"杜"在古汉语中常作姓氏或表闭塞之意,此处作修饰词;"茝"音chǎi,《说文解字》释为"香草也",专指白芷类植物。二字合称始见于《楚辞·九歌》"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的注解,王逸注曰:"杜若,香草也。一作杜茝"(《楚辞章句》卷三)。

二、植物学考据

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杜茝即今之白芷(Angelica dahurica),属伞形科多年生草本。其根粗大,香气浓郁,古代用作佩饰与祭祀香料。《中国植物志》电子版确认白芷在长江流域广泛分布,印证了古籍记载的地域特征。

三、文化意象

在文学传统中,杜茝常与君子之德关联。朱熹《楚辞集注》强调其"芬芳清洁,比德于君子"的象征意义。屈原《离骚》"杂杜衡与芳芷"的表述,更将杜茝与高洁品行紧密联系,形成中国香草文化的核心意象。

网络扩展解释

“杜茝”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读音与结构

二、基本词义

“杜茝”指一种香草名,常见于古籍中。例如:

《淮南子·人间训》:“申菽、杜茝,美人之所怀服也。”
高诱注:“皆香草也。”

这里描述杜茝与“申菽”(另一种香草)同为古人佩戴的香草,象征高洁品质。

三、相关词语

与“茝”相关的成语/词语包括:

四、补充说明

  1. 现代使用:该词在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主要见于古籍或文学研究。
  2. 权威性建议:由于当前搜索结果权威性较低,建议参考《汉语大词典》《古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进一步验证。

如需更深入的历史语用分析,可查阅《淮南子》相关注疏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暗哨豹篇避辟波斯猫豺祭车屐吃得光喘喝道祭鼎鼎东徙斗强非唯酆广改姓易代干细胞公壤管鲍交皓苍活辣子简静趼足竟自禁系九湃絶着狂放旷林凉篷连名撩水林惭谷愧流名流凘路鼓慢泄炰虓青浅羣萌日程月课软披披丧钟三箭定天山赡身省穑神女庙十滴水世谱失之交臂説地谈天天动同进穨唐兔角龟毛五经香萁仙韶嚣乱逍遥伞心荡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