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隘束的意思、隘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隘束的解釋

狹窄險隘。 唐 劉禹錫 《山南西道新修驿路記》:“馹遽之途,敧危隘束。” 宋 樂史 《太平寰宇記·劍南道三·劍州》:“ 諸葛亮 相 蜀 ,於 劍閣 立門,以 太劍山 至此有隘束之路,故曰 劍門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隘束"是由"隘"與"束"兩個語素構成的複合詞,《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條時解釋其具有雙重含義:

一、地理形态指稱:特指山勢險峻、峽道狹窄的天然地形。如《水經注·淮水》記載:"兩岸對枕,斷岸千尺,號為隘束",生動描繪了峽谷兩岸陡峭對峙的險要景象。

二、抽象概念引申:比喻處境窘迫或發展受限的狀态。《宋史·河渠志》載"漕渠隘束,舟不得前",即通過水道運輸受制于狹窄河道的具象描述,引申為事物發展受客觀條件制約的抽象概念。

該詞在《左傳》《史記》等典籍中多用于軍事地理描述,如"隘而不列""束馬懸車"等記載,均強調地形對行軍布陣的限制作用(參考來源:《漢語大詞典》電子版;《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中華書局)。

網絡擴展解釋

“隘束”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ài shù,其基本含義指狹窄險隘,多用于描述地理環境或道路的狹窄、險要特征。以下是詳細解釋及相關信息:


基本釋義

  1. 字面含義:
    指地形、道路等狹窄且險峻,通行受限。例如唐代劉禹錫在《山南西道新修驿路記》中描述:“馹遽之途,敧危隘束”,即形容驿路陡峭狹窄。
    宋代樂史《太平寰宇記》中也提到劍門關因“隘束之路”而得名,進一步印證其地理險要的含義。

  2. 詞語結構:

    • 隘:意為狹窄、險要;
    • 束:指約束、捆縛,結合後強化“受限制、難以通行”的意象。

延伸與用例


相關來源與參考

如需更完整的文獻背景,可參考上述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标矩簿牒不趕趟唱龍眼出鏡脣腐齒落翠幄錯錣黨強丹華打譜電光綢鬥打凫胫鶴膝黑蚤鴻綱黃雀銜環殲斃澆駁寄祿格進揖既位伉特克殲控弦賴草蓮腮論說落照麥口期梅關眉尖眼尾沒體面靡敝明粢懦善女黃冠旁求偏任清客串求愆勸稼三藐三菩提擅適手球霜府順人說黑道白書首祀享素器汰棄蹄閑三尋王貢彈冠相遜縣壺小提琴小僮躞蹀西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