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位的意思、既位的詳細解釋
既位的解釋
謂已就其位。 南朝 齊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臣聞出豫為象,鈞天之樂張焉;時乘既位,禦氣之駕翔焉。” 明 徐渭 《又論玄門書》:“天地從混沌而既位,無心無為,一任日月之漸營,毫髮不爽。”
詞語分解
- 既的解釋 既 ì 動作已經完了:既往不咎。既而。 已經:既成事實。既定。 常與“且”、“又”連用,表示兩者并列:既快又好。 筆畫數:; 部首:旡; 筆順編號:
- 位的解釋 位 è 所處的地方:座位。部位。位置(a.所在或所占的地方;b.地位)。位于。 職務的高低:地位。職位。名位。 特指君主的地位:即位。篡位。 一個數中每個數碼所占的位置:個位。百位數。 量詞,常用于人
專業解析
“既位”在現代漢語中并非一個獨立且常用的詞彙,标準漢語詞典(如《現代漢語詞典》、《漢語大詞典》)均未收錄該詞條。其含義需要根據構成語素“既”和“位”進行推斷,并結合可能的語境或古語殘留用法來理解。以下是基于語素和可能用法的分析:
-
核心語素解析:
- 既 (jì): 作為副詞或連詞,主要有以下核心含義:
- 已經: 表示動作或情況完成。例如:“既成事實”、“既往不咎”。
- 既然: 表示提出前提,常與“就”、“則”呼應。例如:“既來之,則安之”。
- 與“且”、“又”等連用: 表示兩種情況并存。例如:“既高且大”、“既聰明又勤奮”。
- 位 (wèi): 作為名詞,核心含義包括:
- 位置、方位: 所在或所占的地方。例如:“座位”、“地理位置”。
- 職位、地位: 人在社會關系中所處的位置。例如:“職位”、“地位”、“學位”。
- 特指帝王、諸侯之位: 如“即位”、“在位”。
- 量詞: 用于人(含敬意)。例如:“諸位”、“幾位客人”。
-
“既位”的可能含義推斷:
結合“既”和“位”的語素義,“既位”最可能表示:
- “已經就位”: 這是最直接和常見的理解。“既”表示“已經”,“位”表示“位置”或“職位”。指人或事物已經到達了指定的位置或已經擔任了某個職位。
- 例如: “所有參會人員既位,會議正式開始。”(所有人已經就座/到達崗位)
- 例如: “新經理既位,開始推行改革。”(新經理已經上任)
- “既然在其位”: 在特定語境下(尤其古語或仿古表達中),“既”可理解為“既然”,“位”指“職位”或“地位”。意指“既然處在這個位置上”。
- 例如: “既位人臣,當盡忠職守。”(既然身為臣子,就應當盡忠職守)—— 這種用法在現代漢語中非常罕見,更常用“在其位”或“既然在這個位置上”。
-
結論:
“既位”不是一個規範、獨立的現代漢語詞彙。其含義高度依賴上下文。在絕大多數實際使用場景中,“既位”應理解為“已經就位”或“已經上任”的意思,強調人或事物已經處于應有的位置或狀态。它更像是“既”(已經)修飾“位”(就位/在任)的臨時組合,而非一個固定詞條。
權威參考來源:
- 關于“既”的釋義,參考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該詞典是漢語詞彙規範的核心工具書。
- 關于“位”的釋義,同樣參考《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該釋義涵蓋了“位”作為位置、職位、帝王之位及量詞的核心用法。
- 對于“即位”等固定搭配的明确釋義,也見于《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其中“即位”明确解釋為“就位;特指開始做帝王或諸侯”。這印證了“位”在此類語境中的特定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
“既位”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既位(拼音:jì wèi)指“已就其位”,即已經處于某個職位或位置,強調完成就任或安置的狀态。
二、字詞分解
- 既:副詞,表示動作已完成,如“既往不咎”“既成事實”;
- 位:名詞,指所處的位置、職位,如“即位”“座無虛席”。
組合後,“既位”強調“已經就位”的動作結果。
三、文獻例證
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可見:
- 南朝齊·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時乘既位,禦氣之駕翔焉。”
- 明·徐渭《又論玄門書》:“天地從混沌而既位,無心無為。”
以上用例多描述君主即位或事物自然就位的狀态。
四、使用場景
主要用于古代典籍或文言語境,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可類比“即位”,但“既位”更側重“已完成”的靜态結果,而非動作過程。
五、總結
“既位”是古漢語中的完成态表述,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或王融、徐渭的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鞍橋薄遊鼈悶步搖蟾盤吃喝玩樂鋤艾刺癢大打出手打折扣法友負蠜府號覆信該括甘顔供果拐老棺衾歸趙哈雷彗星寒隽哄搶黃橙橙火船江神子校改交拱伎數伉特考卷苛缛浪蕊臨敵賣陣龍旜露車漫散射冒率盟國密巧谟士乃父旁行渠黃傷酒山溜善聲盛彊十六字訣四擾松契天不轉地轉亭彩桐孫望風希指現代化線頭消耗溪光